澳洲的小麦进入收割季。
姜宁专程飞过来看了看。
南北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正好相反,冬小麦三到五月播种,不同地区时间也不一样,昆州的小麦从八月份开始进入收割季,一直持续到年底。
种的早收割早。
种的晚收割晚。
飞到布里斯班,杜克西找了架小飞机。
两人飞到奎尔皮附近一座小机场。
然后驱车前往农场。
这里地处墨累达令盆地,紧靠着大分水岭,降雨量充足,是澳洲最大的小麦产区,微风拂过,金黄色麦浪随风飘摇,收获的季节到了。
十几台大型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姜宁在地头看了看,麦子长的还不错。
澳洲农业发达,但土地不如老家肥沃,而且规模化的农业都是粗放生产,比不得老家的精耕细作,产量比较低,好年景一公顷能产个两吨多,亩产三百斤出头。
年景不好才一吨多,亩产两百斤左右。
化肥和农药都不敢多用,不然会亏本。
产量全靠量堆。
杜克西也在看,觉的不正常。
就算他是个门外汉,也能看出巨大的差别。
不但麦子长的很高,而且穗大饱满一看产量就不低。
这不是现在发现的。
之前就发现了,只是谁也不知道原因。
张博也在,这哥们在澳洲一个多月了。
被姜宁派过来选种。
挑选一些变异麦子优种培育。
仙灵一号是春小麦,澳洲种的全是冬小麦,仙灵一号不适应澳洲,还得重新培育,但仙灵农场的麦地才几百亩,八万英亩的农场比二场还要大的多。
工作量太大了。
张博这一个多月都在麦地里转悠。
晒黝黑黝黑的。
姜宁问他:“找到变异麦种了吗?”
张博点头:“找到许多,但这活太费人工,我找了五十几个打临工的留学生,也只收集到不到一百斤的变异种,筛选完后只有不到五十斤,明年先种一季试看看。”
杜克西道:“老板,我觉的没有这个必要,农场种的ASDOar就是很好的品种,产量和抗病性、适应性都很不错,专业的事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如果自己培育良种,投入会比较大,而且还不一定有结果,最重要的是还有可能会涉及专利侵权。”
“ASDOar有专利保护吗?”
“当然。”
“那就把种子公司收购了。”
“……”
姜宁问道:“和CTC谈的怎么样了?”
杜克西道:“价格上还有分歧。”
“喔!”
姜宁道:“慢慢谈,今年拿下就行。”
杜克西点头道:“CTC旗下的五家农场今年又出现灾情,尤其水果减产严重,如果不出售农场我估计他们扛不过去,我觉的7亿是一个合理的价格。”
“我相信你能谈妥。”
姜宁兴致高昂,CTC是一家大型农业集团。
旗下拥有多个大型种植园和农场,手握二十万英亩的优质土地,不过这两年似乎运气不太好,连续两年出现了灾情,快顶不住了,正在谈收购。
住了一晚,飞去了塔州。
这两年澳洲的灾情不断,塔州最严重。
植物大面积的枯死,无数农场主牧场主亏破产不说,连森林也大面积枯死经,管理部门焦头烂额,研究来研究去也没研究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宁租了两车,到处跑。
到塔州第五天。
杜克西打来了电话:“老板,小麦收割完了。”
姜宁问:“收了多少?”
杜克西很振奋:“32.3万吨,每公顷7.8吨。”
“还不错。”
“何止是不错。”
杜克西道:“澳洲的小麦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产量,以现在的小麦价格计算,今年农场的利润将会超过五千万,预计四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姜宁没啥感觉,五千万利润……
种小麦回报率也太低了。
好在他也没指望农场能挣多少钱。
不赔钱就行了。
能养住人,还能有盈余就行。
八万多英亩地,收了30多万吨。
算了一下,亩产一千斤左右。
比老家差远了。
当晚,摇篮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生大火。
翌日,姜宁飞去墨尔本。
中秋到了,正好和爸妈过个中秋。
今年的中秋比较早,在九月中旬。
大侄女马上五岁了,爷爷奶奶给报了好几个班。
都说老外孩子散养,那是在扯蛋。
老外也很重视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
条件好的,怎么可能把孩子散养。
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也要报各种班的。
什么音术、马术之类的。
姜爸姜妈给孙女报了三个班,每天放学要去音乐班,周末要参加运动类活动,爷爷还专门给买了个小号电动自行车,小丫头骑着她的座驾各种疯跑。
给叔叔展示了一下车技。
“骑慢点,别摔了……”
姜宁一路小跑跟在后面,看的是胆战心胆。
就怕一个跟头摔倒门牙磕掉。
小丫头疯跑了一圈,把小自行车骑回姜宁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