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
“什么事?”
海蛇有点无奈:“你这个弟弟不想训练了。”
姜宁暗暗松了口气,奶奶的吓了一跳,想想矿区能出什么事,只是正好老娘说起,海蛇又刚好打来了电话,这也太巧了,问:“为什么不想训练?”
海蛇有些犹豫,显然不好说。
姜宁脑子一转就明白了:“我不是说了吗,那混蛋是个废柴,你要好好操练,你在海豹是怎么操练士兵的,就怎么操练,鞭子抽大耳瓜子揍都行。”
海蛇问道:“真的能揍?”
姜宁肯定的道:“能揍,放手揍,只要不打死打坏就行。”
海蛇心里就有了数:“我明白了。”
姜宁道:“好好操练,一定要把那混蛋的懒病治掉,操练出个人样来。”
海蛇对此很有信心:“老板放心,我会把他训练成一个合格士兵。”
姜宁问了几句矿区情况,就挂了。
张玉兰只听懂小半,她只会些常用语,一些太复杂的词汇也不懂,问姜宁:“是不是张玉龙出事情了?”
姜宁无语的道:“能出什么事情,你别乌鸦嘴行不?”
张玉兰没有跟儿子计较,问:“那是什么事?”
姜宁道:“那小子懒,不肯训练,佣兵头子问怎么办呢!”
张玉兰直叹气,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吃过午饭,已经两点了。
姜宁领着冯雪出去转了一圈,熟悉了一下环境。
这房子不算大,和农场的别墅当然没法比。
占地也就一亩多点,前面是草坪,后面是菜地和果园,姜爸在这边实在闲的没事,整天就摆弄菜地和果园,打理的井井有条,就是冷冷清清的感觉可能会很无聊。
房子是大平房,前后通透的那种。
两百多平,有五个卧室。
一大家子住下也没问题。
姜妈跟在后面,给指了一下:“你们睡这个屋。”
姜宁面不改色,冯雪却有些不好意思。
里里外外看了一遍。
在后院的树下坐了一阵。
过了两点半后,姜爸开车去接孙女了。
之前都是走路去的,离学校有一公里。
前阵子总算考下了驾照,可以开车上路了,其实老家的驾照和澳洲互认,持翻译件就能上路,但不熟悉交规就容易违章,而且这边是右舵。
得有一个熟悉过程。
姜爸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勉强敢开车上路了。
张玉兰惟恐冷落了冯雪,一直和冯雪说话。
姜宁看出冯雪挺不自在,就叫她出去转转。
看着两人手牵着手离开,张玉兰有些出神。
总觉的哪里不对劲。
……
这个社区共有三十几户人家,都是大平房,朝街的一面全是草坪和果树,修剪的整整齐齐的,夏天的时候,会有红通通的橘子挂满树,冬天什么也没有。
路上冷冷清清,一个人也看不到。
也难怪姜爸都这么长时间了还不习惯。
太冷清了。
哪像老家,什么时候都是热热闹闹的。
姜宁扭头看看冯雪,问:“是不是不自然?”
冯雪点了点头。
姜宁道:“习惯就好了,你和冯雨一样是他们的儿媳妇。”
冯雪有些羞赧,比划了两下。
感觉不好表达,就拿手机写字给他看:“我知道,妈对我很好的。”
转了一圈回去,姜爸已经接上孙女回来了。
“叔叔!”
姜婷婷见到他,高兴的不行。
姜宁摸摸脑瓜:“又长高了。”
小丫头看了看冯雪,有点不认识。
姜宁说:“这个是婶婶。”
小丫头立刻道:“叔叔骗人,这个不是婶婶,我记的婶婶。”
姜宁笑眯眯道:“叔叔不骗人的,这个就是婶婶。”
小丫头却不认:“这个不是婶婶。”
姜宁就道:“不信你问奶奶。”
小丫头就看向奶奶。
张玉兰道:“就是婶婶。”
小丫头挺懵圈,她记得婶婶。
过年的时候还带着妹妹来了,一起在这里过的年。
这个分明不是婶婶。
但奶奶和叔叔都说这是婶婶,她也迷糊了。
又看了看爷爷。
姜有信说:“就是婶婶。”
小丫头总算是信了,但又很迷惑:“我有两个婶婶吗?”
姜有信笑着点点头:“对,你有两个婶婶。”
小丫头哦了声,以她的年纪当然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叔叔只有一个,婶婶却有两个,但爷爷奶奶都说这个是婶婶,那就当是婶婶吧,想亲近又不敢。
冯雪摸了下她脑瓜。
小丫头立马高兴了,喊了声:“婶婶。”
冯雪一笑,还记得小丫头一岁多的时候就对她特亲近。
比划了下,小丫头一脸懵圈。
姜宁说:“婶婶不能说话,你也要学手语。”
小丫头更懵圈,叔叔说的话她有点听不懂。
姜宁问了问小丫头幼儿园的事情。
小丫头兴奋的唧唧喳喳给他说了半天。
晚饭时间还早,下午没什么事情。
张玉兰就提议去逛超市,买点蔬菜和猪肉。
于是把门一锁,开车去镇上。
姜宁开车,姜爸坐在副驾驶。
冯雪和姜妈坐后面,把姜婷婷夹中间。
镇上也冷冷静静的,人不多。
不过进了超市,人倒是多了起来。
这家Coles是小镇上唯一的超市,营业面积不算大,但提供的商品种类还算齐全,小镇上的居民日常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基本上都在这,包括生鲜肉类蔬菜等等。
姜爸虽然种了些菜,但品类不多。
有些还是要到超市买的。
进了超市,姜宁就和爸妈分开了。
姜婷婷没跟着爷爷奶奶,跟着她和冯雪转。
小丫头熟门熟路的,发现叔叔婶婶瞎转悠。
立刻拉着他俩跑去了零食区。
然后指着一种袋装的苞米花说道:“叔叔我要吃这个苞米花。”
“那就买!”
姜宁大手一挥,小丫头立刻高兴的拿了一袋苞米花。
转了一圈,又拿了一盒蓝莓,还有一小盒蛋糕。
小丫头才算心满意足了。
转到鲜肉区时,姜宁发现还有海鲜卖。
就拉着冯雪过去看了看。
大龙虾帝王蟹,全是新鲜货。
姜宁说:“买几只大龙虾和帝王蟹吃海鲜。”
冯雪比划,她不太会做这些东西。
姜宁道:“我会做,今晚我掌厨。”
挑了只个大肥美的大蟹,正在称重呢。
张玉兰过来了,看他在买蟹,说:“你买这干啥,我可不会做。”
姜宁道:“我会做。”
张玉兰看了几眼就去挑鱼了,老家西北没这些东西,她不吃也不做这些东西,尤其那大螃蟹,长的跟个大号蜘蛛一样的,看着就瘆人。
买完食材,又买了些生活品。
逛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拎着大袋小袋回家。
冯雪飞机上没睡好,这会看着有点困。
姜宁就让她去屋里睡会,回头就被姜爸拉去当牛马。
这房子虽然不如农场别墅大,但在这个社区也不算小了,占地有一亩多,后院之前本来是花园和菜地,姜妈嫌花园太大,打理那些花花草草也麻烦。
想铲掉一部分挖个鱼塘养鱼。
也不需要太大,三四十平就够了。
这是个体力活,姜爸挖了有一阵子了。
正好儿子来了,抓壮丁。
姜宁换了身干活的衣服,拿着铁锹跳进坑里就开始干活。
混的再怎么风光,到了家里也得给爹妈干活。
这没啥好说的。
姜爸也没闲着,同样拿着铁锹在另一边挖。
父子俩干活差异就很大。
姜爸不紧不慢,挖的很有节奏感。
姜宁却不一样,铁锹挥舞的飞快。
姜爸挖一锹土,他能挖四下。
姜婷婷蹲在上面给爷爷和叔叔喊着一二三。
干这活不能急,不然体力没办法持久。
姜爸也不提醒,吃点亏就知道了。
结果……
挖了一个小时,姜宁依旧脸不红气不喘的。
姜爸嘴上不说,心里却暗暗咂舌。
这小子体力可真好。
有这把子力气,就算上工地打工也能一个顶三。
这时姜妈过来,喊姜宁:“那些海鲜咋弄,你去弄去。”
姜宁答应一声,就扔下铁锹,去处理海鲜。
五点半了,姜妈已经开始做饭了。
姜宁没叫冯雪,换过衣服洗了脸,先把两只帝王蟹清洗处理了下,不打算清蒸了,他准备做个香辣蟹,辅料逛超市的时候已经买好了。
清洗完切成块,然后打了两鸡蛋。
用鸡蛋和生粉裹了一下。
然后再用油榨,榨熟后出锅。
最后用生姜豆瓣酱和干辣椒等配料炒,炒的差不多了再焖上一会。
大龙虾也是一样的做法,做了香辣味。
等饭做好,已经到了六点半。
姜妈炒了四个家常小炒,做了一个汤,主食则是米饭。
姜婷婷担任通讯员,负责给爷爷奶奶和叔叔传递消息。
姜宁让她去喊爷爷吃饭,小丫头就跑去喊爷爷。
刚把爷爷喊来,奶奶又让她去喊婶婶。
小丫头又去喊婶婶。
冯雪来的时候,饭菜已经摆上桌。
就等他了。
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刚才睡着了。
围着餐桌坐下。
姜宁给冯雪夹了条蟹腿:“今天做的香辣蟹,尝尝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