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很美妙(1 / 2)

两个老板在冯雨姑姑家楼下等他,姜宁确实没想到。

都不陌生,带队考察过农场好几次了。

不可能不认识。

明白对方为何而来,只是没想到这么诚意十足。

把女儿给冯雨,握手寒暄了几句。

两个老板没有忘了冯雨姑姑一家,也招呼了下。

搞的冯雨姑父和姑姑都麻爪。

不知道两个老板在楼下等了多久,心里七上八下的。

聊了几句,大老板邀请:“姜总去县里坐坐?”

姜宁考虑了下,就对冯雨说:“你和姐先去,我一会过去。”

冯雨点了点头,多少都有些无奈。

姜宁又道:“东西你们别拿,我过去了再取。”

冯雨答应一声。

姜宁就和两位老板走了,上了一辆帕萨特。

冯雨只能自己开车,和冯雪带着女儿去舅舅家。

把人送走,郑开明一家三口上楼。

心里都装着事。

郑开明进门就批评儿子:“你看你这事儿搞的。”

郑同波也郁闷:“谁知道县里这么大动静,我也是不小心说漏了嘴。”

冯玉梅说:“两位老板亲自过来在楼下等,给足了姜宁面子的同时,也把姜宁架起来放在火上烤,要是不投个项目,那真要得罪人了。”

郑同波只觉的嘴里发苦:“我不是故意的。”

郑开明没再责怪他:“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其自然吧!”

郑同波忙转移话题:“你们发现没有,小雪变化蛮大的。”

冯玉梅点着头:“有生气了,以前小雪给人的感觉好像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活一天算一天,现在给人的感觉像是有了盼头,应该是好事。”

郑开明点点头,也看出来了。

郑同波道:“我看小雨不像是受了委屈的。“

冯玉梅道:“能看出来,姜宁对小雨和小雪还是很体贴的,没看出小雨委屈,我觉的这样也挺好,不是一家人,小雪终究是外人,一辈子太长,怎么熬的下去。成了一家人,就没有隔阂了,再要个孩子,以后也有了依靠,就是小雨要牺牲一些。”

郑同波咂咂嘴:“姜宁那家伙可真有福气。”

冯玉梅冷不丁的问:“咋了,难道你想娶两个?”

郑同波忙不迭否认:“妈你胡说啥呢!”

郑开明嘴角抽了抽,没办法听了。

干脆去了趟洗手间。

……

再说姜宁,被拉到县里,在小会议室座谈。

人也不多,就五六个人。

没开大会,说明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解决问题。

人越少规格也越高。

大老板介绍了一下七泽情况。

其他人也拾遗补漏,顺便称赞一下北安的发展成果。

总之就是各种戴高帽子。

姜宁早不是小白了,当然很清楚这些人的言下之意,脑子里转过了无数念头,七泽毕竟是冯雨和冯雪老家,生长在这个地方,就算离开了,牵绊也是免不了的。

就算冯雨和冯雪不在七泽了。

但是冯家还有亲戚。

姜宁瞬间有了决定,道:“这样,王书籍,我是七泽的女婿,半个女婿半个儿嘛,是该为七泽的发展做点贡献,不过我只会种地,不怎么擅长经营,你们先做一个规划,看看七泽适合发展哪些依托农业的经济和产业,回头咱们再谈好不好?”

老板大喜:“七泽不缺产业人才,人才没有可以引进嘛,七泽缺的是经济发动机,我们没造发动机的能力,只要姜总给七泽造好发动机,剩下的交给我们就行。”

姜宁就道:“那先这样,我还得去亲戚家看看,毕竟是长辈,不好让人久等,你们先调研拿出个规划,回头咱们再具体详谈。”

“应该的,应该的。”

大老板没有再留人,一群人起身将他送下楼。

安排司机送他去冯雨舅舅家。

到了楼下,找到车给冯雨打电话。

冯雨站在窗边解锁车门。

姜宁打开后厢,取了准备好的礼物拎上楼。

同样是一箱酒一箱特产。

上楼进屋。

先跟冯雨舅舅舅妈打过招呼,被让到沙发上坐下。

冯雨还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姜宁道:“就谈点事情,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冯雨舅舅问道:“县里找你投资?”

姜宁点头:“找了好几次了。”

冯雨问:“你该不会是答应了吧?”

姜宁道:“答应了,不答应三天两头的找也挺烦。”

冯雨那个无语:“这叫什么事啊!”

姜宁说:“无所谓,也就多操一分心,谁让我娶了七泽的姑娘。”

冯雨心头那点郁闷尽去,笑的眉眼弯弯的。

这男人虽然不怎么幽默,但会哄老婆。

就足够了。

舅舅家待了一下午,吃过晚饭回北安。

冯雨路上才问:“要在七泽建一个农场吗?”

姜宁一边开车,一边道:“还没定下,看他们。”

“怎么说?”

“我只管种地,其他的不管,发展什么产业是他们的事,他们想发展木材加工业,我就负责种树;他们想发展畜牧养殖业,我就给他们种草。”

“那不是会和北安竞争?”

“肯定不能和北安竞争,不然卷来卷去怎么发展,就像一场和二场一样,二场以后只种杨树,一场不种杨树了,只种松树白蜡树等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树。”

冯雨点着头道:“那也还行。”

回到北安,天还没黑呢。

农场一片安静,唯有生活区在咚咚嚓。

音响声开的有点大,老远就可以听到。

时间还早,姜宁不太想回家。

就问冯雨:“去生活区看看?”

冯雨不太想去:“我有点累,你去吧!”

姜宁只得先把她送回家,然后开车去了生活区。

工人们挺会玩,竟然在跳交谊舞。

有老婆的搂着老婆,没老婆的就搂别人的老婆。

跳的那叫一个舞步飞扬。

姜宁其实挺传统的,别看他眼界开阔,全世界乱跑,但有些观念很难改变的,就说这交谊舞,他就觉的挺扯蛋,记的有人说,久赌成仇人,久舞出情人。

跳这种舞,最终的结果就是把鞋跳烂。

把心跳乱,把家庭跳散。

蹦擦来蹦擦去,不蹦擦出火花才怪了。

要是冯雨和别的男人蹦蹦擦,姜宁非埋人不可。

明天周末,办公楼的人都回家了。

老杨没走,在看职工跳舞呢!

姜宁过去坐下,问:“周末了怎么不去和老朋友喝两杯?”

老头说:“晚上都在陪家人,明天约了几个老家伙钓鱼。”

姜宁问:“上哪钓鱼,还去瓦沟水库?”

老头点着头道:“再没处去,也就瓦沟水库有鱼。”

姜宁突发奇想:“咱是不是也该挖个鱼塘养点鱼?”

老头道:“一到冬天就冻了。”

姜宁说:“拉条管道供地热,鱼塘挖深点。”

老头说:“都没养过鱼,还得找个会养的。”

姜宁道:“不需要专门找人,又不指望养鱼赚钱,随便养就完了,网上找点资料自己学一学,养死也没事,能养活自己有点吃的就行,反正那玩意咱也不天天吃。”

老头只能点头:“那也可以,不过西北能养的鱼也不多。”

姜宁道:“就养草鱼呗,那玩意好养。”

老头问:“鱼塘放到哪?”

姜宁道:“放果树园子,凤梨不是一直不好卖吗,把树砍了,挖个鱼塘养鱼,也不需要搞的太大,十几亩的水池就够了,养点鱼咱自己吃,外面的鱼吃不成了。”

老头深以为然:“确实吃不成了,外面的鱼全都重金属超标。”

姜宁道:“所以啊,想吃点干净的还是得自己养。”

老头说:“周一安排吧,明天人都休息了。”

姜宁点了点头,说了说七泽的事:“今天去七泽被那边的老板给堵住了,我寻思着冯雨亲戚都在那边,老被找也烦,答应了投个项目,回头找上门来你对接一下。”

老头问:“准备怎么搞?”

姜宁道:“看他们,我让他们先规划,看他们打算发展什么产业,我只负责种地,其他的都不管,北安不也是一样,想发展产业链还得靠他们自己。”

老杨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聊了一阵。

大姨父凑过来,问:“听说明天要走?”

姜宁点头:“去趟澳洲。”

陈学峰道:“让陈刚去二场咋样?”

姜宁一愣:“去二场?”

陈学峰点头道:“上次闹成那样,一场他不来了,一直睡在家不动弹也不是办法,总得有个事干,不然给问人家丫头都张不开嘴。”

姜宁问:“刚哥想干啥?”

陈学峰道:“到伐木队砍木头去。”

姜宁点了点头:“我明天给那边交待一下。”

这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对大姨父来说却是头等大事。

想想那位表哥,也挺无语的。

在他的认知里,父母把子女养大,任务就完是完成了。

至于成龙还是成虫,当老板还是要饭,那就是自己的事了,找不到媳妇,那只能说是自己没本事,世上穷人那么多,也没有全部打了光棍。

但凡人机灵点,怎么可能找不到媳妇。

可不管张玉龙还是陈刚,好像都是个例外。

在啃老的路上一路狂奔。

姜宁暗暗摇头,人的问题最终还是社会的问题。

……

第二天是周六,没什么事情。

明天就要走了,今天就歇着。

在家陪陪女儿,看冯雪收拾东西。

顺便给二场打了个电话,把陈刚的事情交待好。

下午快四点的时候,买的车到了。

姜宁去看了下,车是白色的,带敞篷那款。

板车直接拉过来的,卸在院子里。

孔芳菲也来了,坐飞机飞过来的。

昨天就到家了。

开着转了一圈,感觉除了动力确实很强劲。

内饰也确实很豪华,别的也没啥。

开回别墅让冯雨看了下,冯雨确实蛮喜欢。

这车的外观造型很符合她的审美。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牌子太高调。

晚上跟亲哥堂哥聚了下,次日和冯雪去了省城。

本打算到了省城去看下老陆,结果下了高速打电话,老陆竟然不在家,回老家了,姜宁蛋疼不已,下午两点的飞机,时间还早呢,于是带冯雪去逛了逛商场。

逛了半天,给冯雪买了一条裙子。

路过一家品牌店时,看到里面有丝袜。

姜宁忽然来了兴致,拉着冯雪进去买了盒丝袜。

眼看时间不早,随便找个饭馆吃了顿午饭。

然后去机场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