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索寻从地铁站走出来,一擡头就看见了安德烈。
他闭着眼,微微仰着头,露出雕塑似的下颌线条,右手轻轻捂着脸,除了大拇指和小指,每根手指上都戴了戒指,其中不乏大颗的设计珠宝,本来应该是很俗气的暴发户造型,但戒指的位置戴得错落有致,他的手指又劲瘦修长,动作像是要从脸上摘下一个并不存在的面具,虽然是静态的图片,却好像有无数的故事要从他指缝里漏出来,俗气都被他戴成了典雅。照片是黑白的,有三层楼那么高,挂在商场顶部,在一众又红又绿的圣诞装饰里极为瞩目。
索寻下意识退了一步,好像被吓了一跳。不确定是他,再看看,又觉得不会认错。安德烈确实是他见过戴戒指最好看的男人。但他有些意外,两个多月前安德烈刚跟他提到过一嘴去米兰参加Giadeite的晚宴,两个多月之后他的脸就取代了Giadeite的亚洲代言人挂到了上海市中心的商场顶楼。索寻不太懂这在时尚圈算什么水平,可能这就是国际超模的降维打击?
牛啊,索寻在心里暗叹。他掏出手机来先拍了一张,然后背过去顺着长街往归去来山房走,走了两步回过头,发现还能看见,就换了个角度又拍了一张。这回更有“构图设计”了,索寻终于满意,调出安德烈的微信来发了过去,附赠一个大拇指的表情。就这么一会儿,手便冻得发疼。索寻把手机揣进兜里,自如地和在“胡不归”店门口橱窗忙活的店员打了声招呼,进了门。
刚走两步,又原样退了出来,一脸震惊地看着橱窗。
窗上本来是有圣诞装饰,槲寄生和冬青果挽成的花圈被人暴力扯了下来,踩烂了,他本来以为是圣诞装饰的红色字样其实是有人用红色的喷漆画了个大叉。最触目惊心的是,橱窗展示是陆歆亲手设计的一个装置艺术,拼成了一个立体的“寻”字,从外面看起来,那鲜红的叉就跟判官划在生死簿上似的,看得索寻当即心里咯噔一下。
红叉
“谁干的?”索寻皱着眉头问店员。
年轻人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一边用玻璃清洗液喷,但那个漆十分顽固,怎么都不肯下来。索寻站了一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让他继续清理,自己从店里进去,上二楼的办公室去找陆歆。
除了调香工作室,整个办公区域都是一览无余的玻璃。索寻一上来就看到陆歆不在办公室,反倒是旁边有人叫他:“索导!”
索寻应声回过头,看见财务小孙正朝他笑:“陆总开会呢!”
“哦……”索寻扭过头,果然从会议室的玻璃门里看见了好几个人影,室内热,玻璃上起了雾,便蒙蒙的看不太清楚,但索寻还是认出了一两张熟脸,“投资人都来了?”
小孙点点头,一边邀请他:“索导进来等,走廊里冷!”
索寻犹豫了片刻,小孙办公室里飘出来一股二氧化碳过剩的温暖气息,在室外被吹得发木的手快速回血,带来一阵麻痒。索寻缩了缩脖子,还是进了小孙的办公室。
财务就她一个人,小办公室被她弄得像第二个家,小沙发上有毛毯,桌上温着小电磁炉,烧着花茶。索寻一坐下来,发现窗户正对着安德烈那个gg。他突然意识到,陆歆的办公室也是这个朝向,也能看见安德烈那张脸。
小孙塞给他一包坚果,开始跟他唠嗑:“索导又出差啦?”
“嗯。”索寻跟她很熟了,接过零嘴拆着吃,一边问她橱窗上的事儿,“外面,谁干的?”
“不知道,”小孙摇头,“有个神经病半夜偷偷摸摸来的,调了监控也看不清脸。陆总早上都气炸了,今天一整天都超级低气压,从来没见他这样过……”
索寻的视线突然偏移了一下,看着窗外的安德烈。
多半不只是因为那个。
索寻不动声色地转回脸:“一条街都在过洋节,干嘛就喷咱们?”
小孙应和着“嗯”两声,神态不自然地低了头,一副有话想说,但又斟酌着不好意思说的样子。
索寻瞥了她一眼:“怎么了?”
“唉,这个事儿吧……”小孙马上顺着台阶下来,“其实也是陆总自己招来的。”
她一点儿藏不住话,三言两语就都说了出来——胡不归从品牌创立开始就是走的国风路线,已经形成了品牌特色。但陆歆越来越有过犹不及的架势,现在动不动就把“弘扬文化的责任感”这种大词拿出来做营销,时间长了就容易翻车。前两天受邀去录一个播客,主持人就问了,这么爱中国,怎么学都是在国外上的呢?
索寻坚果都不吃了,听得全神贯注:“他说什么了?”
小孙都不好意思复述:“陆总说他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索寻:“……”
真亏他想得出来。
索寻一脸无语:“谁给他写的稿?”
“没人啊!陆总自己说的。”小孙压低了声音,索寻看出来了,她在这件事儿上很是有一些想法,无奈只是个财务,这种事儿陆歆也不问她。索寻原先还在公司里挂了个职,市场方面的事儿也知道一些。后来《鲜花圣母》开机了,这头就自然不管了。“寻”上市的时候他跟陆歆闹了点儿别扭,发布会都没去,顺势就把这个已经沦为虚职的岗位一并彻底辞去。但在小孙眼里,索寻还是自己人。
“上海几个不‘崇洋媚外’的啦?”小孙不自觉地就切换到了上海话跟索寻推心置腹了,“那些天天喊着支持国货的,啊会真的来买啦?陆总自己打嘴巴咣咣响,两头伐讨好,我们圣诞活动要不要做了呀!”
索寻皱着眉头,拿手机出来搜了一下关键词。小孙说到了点子上,“胡不归”本身的受众群体就是一线城市里小资情调的中产阶级,根本不会买这种民粹话术的账。而那些喊着“支持国货”的,一看且胡不归30毫升的edp敢卖一千多,比国外的大牌子还贵了,也开始骂陆歆割韭菜,“中国人专坑中国人”。还有的呢开始审查品牌整体的生产线,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品牌的原料是不是中国的,技术是不是中国人研究的,设计是不是中国人搞的……何止是两头不讨好,简直是一场公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