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拯救学渣 > 第225章 电诈风波(二)

第225章 电诈风波(二)(2 / 2)

六中的陈勇,成绩差且爱慕虚荣。诈骗团伙找到他,让他在学校里宣传一款“投资小、回报高”的虚拟货币项目,承诺给他丰厚的提成。陈勇为了能买上心仪的名牌鞋子,在学校里到处拉拢同学投资,导致一些同学的家长被骗。

七中的赵刚,平时不爱学习,喜欢在网上闲逛。他加入了一个所谓的“网络兼职群”,群里有人让他帮忙在一些论坛上发布虚假的贷款信息,诱导他人申请贷款,从中获取佣金。赵刚稀里糊涂地做了,直到警方找上门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八中的周亮,是个问题学生。他被诈骗分子教唆,在学校附近向一些低年级学生发放虚假的抽奖传单,引导他们扫描二维码参与抽奖,实际上是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用于诈骗。

博源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心急如焚。他立刻启动了网络探险队,这是他凭借自己在网络领域的影响力召集起来的一群网络高手。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追踪诈骗分子的网络踪迹,有的负责分析资金流向,还有的负责收集各类诈骗证据。

博源运用模拟洞察术,从每一个案例的细节中寻找诈骗分子的心理破绽和行为模式。同时,他利用模拟网络术,深入网络的黑暗角落,挖掘那些隐藏在深处的诈骗链条。

对于被诈骗的老师和学生,博源首先运用模拟场景,为他们模拟出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战术,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落入陷阱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结合心理学知识,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被骗后的自责与恐惧情绪。

网络探险队通过追踪发现,许多诈骗活动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黑灰产链条。其中,一些专门提供诈骗技术支持的团伙浮出水面。这些团伙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和chatGpt等工具,精心打造出极具迷惑性的诈骗话术和场景。例如,他们能通过语音克隆技术模仿受害者熟悉的人的声音,在电话中骗取信任。探险队成员顺着这条线索,深入调查这些技术团伙与诈骗集团之间的联系,发现他们大多通过境外服务器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此躲避国内监管。

博源深知,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主动与警方取得联系,将探险队收集到的大量线索和证据提供给警方。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根据博源提供的信息展开深入侦查。

在追踪资金流向方面,探险队发现诈骗所得的资金往往通过复杂的地下钱庄和虚拟货币交易进行洗白。他们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资金的流转路径进行抽丝剥茧。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锁定了几个关键的洗钱账户和相关人员。

在调查误入歧途的学生案件时,博源亲自与这些学生及其家长沟通。他深知这些学生大多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才走上错误道路。他在学校里组织了多场法律讲座和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电信诈骗的危害以及参与其中的法律后果。

在一次讲座上,博源对着台下的学生们说道:“同学们,你们正处在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年纪,网络世界丰富多彩,但也暗藏着无数陷阱。那些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你们的单纯和对财富、新奇事物的渴望。就像赵宇,他以为注册几张银行卡就能轻松赚钱,却不知道这背后是帮助诈骗分子进行犯罪活动。还有孙明,他为了一点提成在学校群里发虚假广告,伤害的都是身边的同学。大家一定要明白,任何看似轻松就能获得高额回报的事情,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同时,博源与学校老师一起,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监督,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轨。对于那些被诈骗的学生,除了心理疏导,博源还组织募捐活动,帮助他们弥补部分经济损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