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将近半年,姜宁的飞机总算买回来了。
飞到上海去看飞机,孔芳菲过来办理交接。
上飞机看了看,13座布局,客舱主色调是乳白色,没有中老年人喜欢的深色调,前舱右侧是俱乐部座位,左边是单座设计,没有用传统的航空座椅。
中间是个私密包房,加装了吧台。
后面是两个沙发床,飞长途睡觉。
孔芳菲问:“老板,机组人员是咱们自己招聘,还是让航司安排?”
姜宁问:“有什么区别?”
孔芳菲道:“自己招的话你想要什么样的就招什么样的,工资自己承担,航司安排的话航司承担机组人员工资,当然钱还是你出,但省事。”
姜宁没啥特殊要求:“让航司安排吧!”
孔芳菲道:“航司给了一些备选人员名单,你自己挑吧!”
于是去了航司,挑机组人员。
工作人员拿来一张名单,上面有几位备选机长、副机长人选,还有十几个乘务员,大概介绍了下,问:“先生要不要亲自面试,如果您要亲自面试我们可以安排面试的。”
“不用那么麻烦了。”
姜宁随便挑了四个,指着空乘问:“这个是不是我本家?”
工作人员忍不住笑:“挺有缘分的,应该是吧!”
姜宁道:“那就这几个吧!”
“好的!”
工作人员应下,又问了一句:“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安排机组人员和您见个面?”
姜宁看看时间,想了下:“两个小时以后吧,晚上我要和你们大老板吃个饭,明天要飞鲁西,顺便帮我把行程安排一下。”
“好的!”
工作人员应下。
两个小时以后,还是在酒店套房。
四位机组人员到齐。
除了机长和副机长,还有一名空乘和机务。
机长刘峻,35岁,副机长陈奇,31岁。
机务赵小丹,是一位女士,33岁。
妇女能顶半边天,女人也会修飞机。
空乘姜雯是四名机组人员中最小的,28岁,三年的公务机飞行经验,既是空乘,也是飞机管家,除了空乘的日常工作,还要充当秘书角色。
安排航线、行程以及飞机上的日常采购等等都归她负责。
精通英语日语,日常能交流的外语五门。
这样的人才当空姐有点浪费。
该去外交部的……
聊了几句,孔芳菲看着时间提醒。
晚饭时间到了。
姜宁起身下楼,去和航司的老板吃饭。
带孔芳菲一起去的,航司老板也带了办公室主任。
翌日。
孔芳菲飞省城,姜宁飞鲁西。
飞机上没什么事情,机务看不到,也不知躲在哪。
姜宁就和姜雯聊了几句。
“你姓姜,咱们是不是本家?”
“挺荣幸的,可能是吧!”
“别拘束,咱们随便聊聊。”
“好的。”
“福建姓姜的多不?”
“挺多的,我们一个村子都姓姜。”
“你家是农村的?”
“是的,不过现在都在城里,农村我也没去过几次。”
“你们那一支是不是姜维的后人?”
“是的,听老人说我们祖先是姜公辅,也是姜维的后代。”
“真是本家啊!”
姜宁惊讶,姜公辅他当然知道,唐朝宰相嘛,也是姜维的后代。
姜雯也很惊讶:“您是冀城的吗?”
姜宁好奇:“你知道冀城的姜家?”
姜雯点着头道:“听家里长辈说过,冀城是姜氏祖地。”
姜宁道:“我家不在冀城,不过我太爷爷是从冀城出来的,混乱年代那会吃不上饭跑到了河西北安县落户,现在我们和冀城本家也有来往。”
姜雯觉的缘分太奇妙了。
其实昨天接到通知,知道新服务的老板也姓姜。
就觉的挺奇妙。
没想到还真是本家!
关键是还这么年轻,看着岁数和自己差不多。
买飞机的老板见的多了,但这么年轻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很好奇这位本家是干什么的。
但还不熟,不好问。
聊了一路,目的地到了。
冯雨和一个妹子带着一辆小轿车过来接机。
车是租的,妹子是基金会的员工。
介绍了下,叫王婷,从杭州飞过来的。
两人都是昨天到的,准备去考察被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
慈善基金会是做好事的,但现在好事也不好做,各种套路数不胜数,有些骗子为了骗钱无所不用其极,肯定要亲自考察,确实情况属实后才会给予帮助。
没进市区,直接去县上。
到了酒店安顿下来。
姜宁才问冯雨:“怎么不租个好点的车?”
冯雨说:“能代步就行,租那么好的干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