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磕头(1 / 2)

姜宁本打算上完坟了去趟西边的。

去找五行之源。

可三爷爷死的太是时候,上坟时还好好的,吃了两块羊肉呢,晚上就咽了气,搞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姜宁还要跑一趟冀城,面请冀城老家的族亲。

要是别的事情,自然不用请。

还不够被人嫌弃的。

但三爷爷过世,算是北安姜家的家族大事。

双方已经建立交流,邀请族亲来参加葬礼到也说的过去。

三爷爷辈分大,但面子大小和辈分没有直接的关系。

跟金钱和权力有关。

两位堂伯都没信心能请来人。

所以才会让姜宁亲自跑一趟。

吃过晚饭七点出发,姜宁当然不是一个人去的。

还有大堂伯姜有仁和二哥堂姜磊。

姜宁让司机把大奔给送过来,三人开大奔连夜上路。

七百多公里路,凌晨三点到冀城。

随便找了个宾馆睡了三小时,六点半起来去了村上。

祖地的族亲们对姜宁还是比较热情的,来过好几次,去年修缮宗祠还给捐了十万,又是给捐赠果树苗,又是出钱给年过七十的小辈全身体检什么的。

面子大大的有。

先去了族长家,说了说事情。

族长和族老们商量了下,决定以宗族名义前往悼奠。

于是吃了一顿早饭。

族长准备了下,就带了三个代表跟着姜宁驱车出发。

路过县城时买了下悼奠物品。

到北安时,已经晚上七点了。

献过花圈祭品,在殡葬公司吃了晚饭。

把人送到酒店住下,才算是消停。

姜宁舟车劳顿,被特许回家睡了一觉。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才去了殡葬公司。

没他什么事干,就穿上孝衣跟他哥和几个堂哥拄着丧棒跪门口给人磕头。

跪了一阵,姜勇和姜品被叫去干活的。

姜存文和姜存武实在跪不住,尿遁去厕所。

姜伟这时才问姜宁:“你们前天晚上住宾馆谁出的钱?”

姜宁道:“你这不是问的废话嘛,跟我一起出去,你们哪个买过单?”

姜伟道:“那不一样,咱们是咱们,这次是给他们那边办事,算是公事,让去买东西回来也不给报销,这事做的不地道。”

姜泽附议:“这话没错,公是公私是私,上坟用的羊你还问我们要钱呢,平时一起吃喝花销也就算了,白事用的东西让我们去买也不给钱,这哪能行,我也买了一千多块了。”

姜宁掏掏耳朵:“别给我说,不想听这些破事。”

“人来了,磕头。”

姜华招呼一声,哥几个连忙给人磕头。

“姜老板!”

忽听有人招呼。

姜宁连忙抬头,竟是一位高中老同学。

多少有点懵圈:“你咋来了?”

老同学说:“我是亲戚,你三奶奶是我姑奶奶。”

“呃!”

姜宁无话可说,只能往里让:“进去坐吧!”

老同学却不急进去,笑眯眯打量他:“你这么大个老板,也跪这里给人磕头啊?”

姜宁那个无语:“你都知道是我三爷爷还废话。”

老同学哈哈笑:“再给我磕一个。”

姜宁脸黑,若非是个女同学。

他绝逼要起来抓住胖揍一顿。

……

亚的斯亚贝巴。

姜宁忙着给亲戚磕头时,张跃东飞到了埃塞俄比亚。

他是一个人过来的,七月十五上完坟,第二天就飞到了羊城,从羊城飞过来,第一次到黑人国度,从里到外都是一股陌生感,老实说比较忐忑。

那些老黑怎么看都不像好人。

好在同行的老乡还不少。

跟着出了机场,四下打量了一阵。

总算看到了前来接机的儿子。

张玉龙不是一个人来的,孙洋也来了。

还有两个白人,是陪着过来的雇佣兵。

张跃东走过去,等着儿子和他打招呼。

结果……

张玉龙却没有招呼他的意思。

孙洋机灵,看他直直走到了近前,想必应该就是了,连忙招呼了一声:“叔叔好。”

“好好……”

张跃东应了声,看向儿子问:“在非洲咋样?”

张玉龙很应付:“就那样。”

张跃东觉的跟儿子没法沟通,只能先按下。

又看了看旁边几个白人。

孙洋连忙介绍:“叔叔我也是北安人,负责矿区的农业,今年三月份过来的,这几位是矿山上的安保人员,负责人让他们跟过来接你。”

张跃东笑着说:“麻烦你们。”

孙洋嘴里说不麻烦,又用英语给两个雇佣兵说了几句。

两个老美唧哩呱啦,伸出手。

张跃东听不懂,但动作还是能理解的。

跟两个老美握了下,说了几句麻烦了。

两个老美也听不懂,联洋给翻译。

说了几句,先去吃午饭。

飞基加利的航班在下午三点,还有四个小时呢。

孙洋别看比张玉龙小了几岁,但人可比张玉龙机灵的多的,领着大伙吃了顿午饭,在机场附近转了转,逛了逛免税商店,什么也没买。

下午三点,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去了基加利。

一个小时出头落地,出了机场租了一辆面包车。

直奔边境。

一路上检查站不少,离边境越近,检查站也就越多。

甚至还有士兵巡逻。

透着一股子紧张的味道。

跃东东问孙洋:“卢旺达也不安稳吗?”

孙洋说道:“卢旺达算是治安好的,这里是边境,对面太乱了,所以有军队巡逻,等会过了边境,到了刚果金地界,那才叫个乱。”

张跃东忍不住紧张起来:“不会有事情吧?”

孙洋笑道:“叔叔放心,不会有事的,过了边境有我们的人来接应,老板交待了,海蛇老大亲自过来接应,政府军也派了人随行保护,不会有问题。”

“海蛇老大?”

“就是矿山的安保头子,外号叫海蛇,我们都叫他外号。”

“听说有特种兵?”

“海蛇就是个退役海豹,以前还是海豹的教官。”

“美国人好不好打交道?”

“很好打交道。”

孙洋说道:“老外都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

聊了一路,两个多小时到了边境。

一番折腾,有惊无险的过了边防关卡。

一支车队等在外面。

海蛇带着十个白人佣兵,还有几十个小黑。

个个核枪实弹,张跃东哪里见过这个。

看着心里就不安稳。

孙洋介绍了下。

海蛇早就接到老板交待,知道来的老板家里的张辈。

也是张玉龙的父亲,很热情。

握了下手,孙洋给翻译交流几句。

重新上车出发。

张跃东上了一辆普拉多后座,孙洋在旁边陪着。

海蛇坐副驾驶,开车的也是白人佣兵。

张玉龙没上来,坐了别的车。

没走多远,路上停了一溜的武装皮卡。

好几百人士兵站在路边夹道欢迎。

海蛇降下车窗招呼一声,这支武装部队就迅速上车出发。

从前后将车队护在中间。

张跃东看着皮卡上的火箭炮,直咂舌:“这是政府军队?”

孙洋点头:“是的,高官卡库勒派过来接应的。”

张跃东挺狐疑:“姜宁的面子这么大?”

孙洋嘿嘿笑道:“老板的面子大着呢,听说老板给卡库勒那个老黑打电话了,要是你在这里出了问题,就扒了那个家伙的皮,卡库勒怕车队被袭击,就派了几百人过来保护。”

张跃东惊的不要不要的。

不出来不知道。

原来外甥在外面混的这么牛。

但很快就顾不上吃惊了。

因为车队走没多久,就碰到了两伙部族武装在交火。

打的噼里啪啦,隔老远就能听到枪声。

张跃东只看的心惊胆战。

生在太平社会,哪见过这个。

不过看到政府军过来后,两支交火的部族武装很有默契的停火让开道路,本就惹不起政府军,车队里面还有卡索托金矿的人,就更惹不起。

等车队过去后,才继续开战。

听着来路重新响起枪声。

张跃东感觉世界被打开,不出来亲自看看。

还真想象不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老家四海升平。

到了非洲,却仿佛回到了战乱的年代。

姜宁那小子十八岁跑来非洲,能混到现在。

都不敢想象到底经历了什么。

普通人来到这地方,要没有罩着。

只怕是一天都活不下去。

路太难走,坑坑洼洼的,车跑不起来。

走了一个小时,终于看到了城市。

没有进城,直接去矿山。

张跃东坐在车里打量着,感觉这一省首府还不如老家的县城。

路上随处可见难民,那些难民的眼睛都是绿的。

要不是有军队保护,张跃东觉的那些难民会扑上来。

途中还看到大片难民营。

听了孙洋介绍,才知道是联合国建立的难民营。

救助那些遭受战乱催残,无家可归的难民。

但难民太多了,联合国根本就救助不过来。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到了矿区。

天早就黑透了。

政府军一直护送到矿区,才掉头离开。

矿区负责人领着一票人迎接,握了寒暄了半天。

张跃东被安排在姜宁的房子住下,周同也来了。

陪着吃饭熟悉环境。

张跃东一边吃着饭,一边说:“条件还不错嘛!”

周同笑道:“我们刚来那会条件很差,还住的平房,这些房子都是后来建的,这里什么都缺,钢筋水泥沙子都是外面运来的,费了好大劲。”

张跃东问:“你们在这干的咋样?”

周同说道:“挺好,除了条件艰苦些,出去不方便,其他都挺好。”

张跃东问:“回过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