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矿区总算有了点样子。
新的生活区建起了一栋栋二层楼,难民营也重新改造了,全部改成砖房,矿区周边稍微平坦些的地方,都被改成了农田,正是农忙的季节,麦地里热火朝天的。
两千多难民被组织起来,正在割麦子。
没收割机,只能靠人力收割。
好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劳力。
矿山收留了两千多难民,一部分成了矿工,海蛇招a募了三百多个小黑在训练,剩下的全都要参加各种劳动,不听话的不肯干活的,基本都被赶走了。
张玉龙和三百多个小黑一起参加军训。
除了正常训练,还要被安排值勤。
本来挺抗拒的,被收拾了几次后就老实了。
今天值勤。
张玉龙和二十多个小黑一起,穿着作战服,端着枪,在田间地头里转悠。
监督着那些难民割麦子。
主要中防止有人闹事情。
周同和孙洋带着几个强壮的老黑,同样在四处转悠。
矿山上的管理层技术人员和雇佣兵基本都是美国人,这些国家没有一个会种地的,周同和孙洋过来后,就成了矿山农业的负责人,并且莫名其妙成了难民营管理者。
温德可没那个兴趣管理一群难民。
海蛇当然也不想管。
于是周同和孙洋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难民营负责人。
当然,安保工作依旧是海蛇负责。
这几个强壮的老黑都是挑出来的积极分子,识时务,还听话,成了难民营管理层,靠周同和孙洋两个人管理两千多难民,那是在扯蛋,还是得靠土著管土著。
来非洲小半年,孙洋的英语已经说的非常溜了。
还学了些常用的斯瓦希里语。
周同也能磕磕绊绊用英语和人交流了。
“张哥巡逻呢……”
两人转悠着碰到张玉龙,孙洋主动招呼了一声。
都知道是老板表弟,不管人家怎么菜,也是老板的表弟。
该热情得热情,能不得罪最好别得罪。
张玉龙答应了一声,停下聊几句。
干脆一起转悠,异国他乡见了老乡本来就天然有亲切感,还都是北安人,没仇没怨没有利益冲突,三人自然走的近,本来还有一个人,周同从老家弄来修蓄水池的。
但人不在,领着几百个老黑在工地上干活。
三人转悠一圈,一架直升机从东边飞过来。
孙洋精神一振:“老板到了。”
周同也是精神一振,不是想老板。
而是老板每次过来,都会带些好吃的。
没办法,这里的物资实在太匮乏。
多数时候只能吃到大米,想吃面基本无望。
孙洋还好,周同吃了半辈子面食,在老家一个月吃一顿米饭都嫌多,来了非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不到面食,也就姜老板每次过来,会带上几吨面粉改善下生活。
两人精神振奋。
唯有张玉龙恹恹的,高兴不起来。
有点怕见表哥,实在是非洲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完全颠覆了地去二十多年的认知,混乱天天打仗就不说了,还被逼着开枪杀过人,最近天天晚上做噩梦。
以前怕姜宁是因为姜宁一贯强势。
现在怕见表哥,则是因为知道的太多。
直升机降落在生活区后面一座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