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笑道:“普通人对世界的认知只是冰山一角,一个为了一日三餐而努力的人,是想象不到权贵们的追求的,也很少能看到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我回家那一年,去亚马逊执行任务,干掉了一个活了一百多岁的老不死。”
冯雪难以置信,真有人能活一百多岁?
姜宁道:“哪个零件不行了就换新的,血不行了,没有造血功能就换血,哪怕最后换完零件,人成了怪物,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算躺着不能动也不肯死。”
冯雪难以理解,怎么会存在这种事情。
姜宁道:“人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自然而然的恐惧死亡。人性这种东西古今皆同,古代皇帝想长生久视,现在的人又何能例外。”
冯雪有些忧虑,觉得世界太危险。
姜宁就安慰她:“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好的,这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所以坏种只是一小部分,只要那些掌握真理的家伙能像个人,世上就会少一些灾难。”
冯雪继续比划,问了些不能说的。
姜宁就给她讲了讲他知道的事情。
在牧场歇息了几天。
冯雨带着女儿飞了过来,一起过来的还有兄嫂。
姜宁给包了一架公务机,直接飞到了牧场。
有个机场就是方便,能免了转机之苦。
现在缺的只是一架能飞长途的公务机。
牧场的那些小飞机飞不太远,飞一下境内航线还行。
国际航线就力有不逮了。
飞机在跑道停下时,姜宁已经等在了跑道尽头。
机组人员打开舱门,冯雨和陈慧茹抱着孩子下飞机。
姜华则拎着两个大号拉杆箱跟在后面。
还有一个大包,好几个袋子。
机组人员给送下来。
冯雨打量一下,指着姜宁问女儿:“甜甜,那是谁?”
小家伙瞧了眼,奶声奶气道:“爸爸。”
看到冯雪站在旁边,又高兴的喊了声:“妈妈。”
姜宁上前接过女儿,狠狠的亲了两口。
小家伙伸出手,抱着他的脸也亲了他两口。
冯雪凑了过来,比划了两下。
小家伙伸着手求抱:“妈妈!”
姜宁顺势将她递给冯雪,问冯雨:“途中没事吧?”
冯雨穿的有点单薄,澳洲是盛夏,北半球还有点冷,紧了紧衣服,才道:“没事,睡了一觉就差不多到了,到夏威夷还停下加了次油,在达拉斯下去过了海关。”
姜宁点头,跟兄嫂打过招呼。
过去感谢了下机组人员,一人给了五百刀小费,让农场机的械师工作人员协助机组人员检修飞机,然后招呼兄嫂和老婆孩子上车,去一号别墅。
来了两车,一辆姜宁的宝马。
还有一辆是农场的凯迪拉克。
兄嫂上了凯迪拉克。
冯雨自然上了姜宁的车。
冯雪没有坐副驾驶,和冯雨一起上了后排。
小家伙不想坐,站在两个妈妈中间好奇的向外张望。
冯雪则两手扶着她。
冯雨似乎挺累,也不知道是坐飞机累的还是带孩子累的,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问着冯雪在欧洲的见闻,姜宁时不时补充两句,七八分钟就到了一号别墅。
冯雪给泡了茶,就去准备晚饭了。
冯雨和陈慧茹也去帮忙。
姜宁和姜华负责带孩子。
姜甜甜跑来跑去的,已经不用人扶了。
姜子文还在扶着茶几走。
姜宁问道:“还不会跑?”
姜华扶着儿子:“能走个五六步,再远了不行。”
姜宁看看侄子,又看看女儿,发现新大陆:“甜甜比子文还高个头顶。”
姜华点头,兄妹俩相差三个多月。
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
有的小孩子一岁之前发育慢。
有的小孩子一岁之前发育快。
这都不是问题。
姜宁问了问爸妈的情况,聊了聊牧场。
晚饭好了,冯雪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只等回来下饭就好。
挪到餐厅,两个小家伙放餐椅上。
大大小小七口围着餐桌吃了晚饭,收拾完太阳还没落山,出去参观牧场,姜宁没叫牧场的车,姜华坐了副驾驶,三位女士带着孩子挤后排。
到了机场,开了一架直升机飞了几圈。
姜华看的惊叹不已:“这牧场可真大。”
姜宁一边操控飞机,一边道:“接近七万英亩,和二场差不多,甚至还要大一点,不过在得州也就一般吧,老美牧场比这大的多的是,西摩那个牧场旁边就有个更大的,甚至是全美最大的单体牧场,两千多平方公里,横跨了好几个县,是这个牧场的十倍。”
姜华问道:“能种树不,还是种树经济效益高。”
姜宁道:“种不了,种树的话土地性质是林地,除非开荒把土地用途申报成林地,不然牧场就只能以养殖为主,农场只能搞农业。”
姜子文趴在窗子上,兴奋的哇哇大叫。
姜甜甜坐在妈妈的怀里,好奇的看着前面。
既不吵也不闹,安安静静的。
冯雨说了一句:“盖这么多房子打理起来都是个麻烦事。”
陈慧点当着头附议:“五栋别墅,还不算雇工宿舍,这哪里住的过来,太浪费了。”
姜宁道:“这就是生活态度的不同之处了,人家老美注重生活,有了钱就要享受,五栋别墅各有各的用途,有适合开patty的,有适合家庭聚会的,老家有钱人也一样,谁家没个几套房子,只不过老家地不好拿,没有这种大农场罢了。”
冯雨问道:“才一百多雇工能忙的过来吗?”
姜宁道:“一百多人都多了,老美的牧场和老家不一样,机械化程度非常高,两万多头牛几个人就足够了,种地二三十个人足够了,要不是还养了一堆诸如宠物医生和园艺师等等闲杂人等,都用不了这么多的人,老美人工贵,这些人一年的薪水就不是个小数。”
冯雨一算:“一百多人一年得好几百万吧?”
姜宁点头:“差不多,得五六百万,牧场经营不好,光是养这些人就养不起,之前那一家子就搞的入不敷出了,不然也不会着急把牧场卖掉。”
姜华难以理解:“那么多牛,还有十万亩地呢,怎么会入不敷出?”
姜宁道:“现在草料贵,养一头牛利润不到两百刀,亏本的更是一大把,种地就更不用说了,老美都是机械化大规模耕种,做不到老家那种小规模精耕细作,产量普遍不高,一亩地利润不到一百刀,经营不好入不敷出很正常。”
飞了一圈,眼看天色不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