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 第212章 抓着老牛往死里用

第212章 抓着老牛往死里用(1 / 2)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农场建成三年了。

姜宁已经不是刚回老家时的心态,在北安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农场的事问的越来越少,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

工作按部就班,也没什么要他操心的。

日常性的工作甚至都不需要老杨督促,该哪个部门操心的自己就办完了,比如年底拜年送年礼什么的,孔芳菲早早就安排妥当了,哪会再让人提醒。

需要姜宁拍板的无非就是钱的事。

聊了几句外面的事。

又问了问农场情况。

姜宁问道:“账上有多少钱?”

老杨说:“六亿多。”

“外面欠款呢?”

“两亿多,应收账款不到一个亿,剩下都是县里借的钱。”

姜宁想了一阵:“发二十个月工资吧!”

老杨问:“会不会太多了?”

姜宁道:“多就多吧,多发点钱让大家日子宽余点,老家的钱我也没想着转出去,放在账上不花,就现在这个通胀速度,一年少说贬值一个亿,不如给大家多发点。”

老杨点头赞同:“那也行,管理层呢?”

姜宁道:“你来定吧,我对大家今年的工作是个什么情况也不了解,拍脑袋做决定的事情不可取,还是你定个标准,我先看一下再说。”

老杨也不推辞,道:“我先想想,其他人好说,不过孔芳菲挺拼的,之前去北边谈了一个大客户,拿了几笔长期的订单,牺牲蛮大的。”

姜宁问:“牺牲什么了?”

老杨说:“男人嘛,越老就越不正经,见了年轻漂亮的女人都管不住下半身。”

姜宁皱眉:“还有这事?”

老杨道:“具体情况我也不好问。”

姜宁点了点头,再没问这个。

聊了一阵农场的事。

老杨又说:“明年我也六十岁了,该退休了。”

姜宁问:“几月份退?”

老杨说:“五月中旬。”

姜宁就道:“那正好,退了就不用再想单位的事了。”

老杨却道:“农场你是不是也该再找个人了?”

姜宁道:“找什么找,现在的人一个个心比天还高,只想抓住机会捞上一笔,能坚持原则踏踏实实做事的没有几个,你就在农场养老吧,干不动了再说。”

老杨那个无语,这是要抓住老牛往死里用啊!

聊了一阵,老头去忙别的事。

姜宁把孔芳菲叫来:“听说你拉了几笔长期的订单?”

孔芳菲点着头:“一年三十多万方木头,还凑合吧!”

姜宁问:“陪人睡觉了?”

孔芳菲看了眼门口,俯下身:“那没有,我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我才不想伺候那些一身肥肉的老色鬼,我安排了人,脱了裤子就翻脸,拍下了视频,抓住了他们的尾巴,敢不就范老娘就把那些东西给抖出去,看谁怕谁。”

姜宁那个无语:“你至于嘛!”

孔芳菲道:“怎么不至于啊,现在做生意多难。”

姜宁道:“没有那笔订单农场不也活的好好的。”

孔芳菲说:“我缺钱啊,我还想你今年给我多发点年终奖呢!”

姜宁更无语了:“一年几十万不够你花?”

孔芳菲振振有辞道:“谁会嫌钱多,我也想在三亚买个别墅,冬天去度个假;我也想把儿子送去外面读书,几十万哪够,男人又指望不上,我不拼哪行。”

姜宁听着不对:“不想和你老公过了?”

“也没有!”

孔芳菲道:“就是觉的他不应该混日子,他应该比我更努力才对,我是女人,我也想像冯雨一样,躲在男人的羽翼之下毫无压力的过日子,但我老公不努力,我当不了太太,只能自己拼了,有时候想想,再这样下去我觉的我的婚姻会出问题。”

姜宁很是挠头:“你和你老公转换一个角色不行吗?”

孔芳菲道:“最近正和他沟通呢,他要不努力,就多承担一些家里的琐碎事,我来挣钱养家,我觉的我已经为挽救家庭尽力了,就看他同不同意了。”

姜宁再没有问,家事他管不过来,道:“这种事再别干了,当心哪天被人埋了。”

孔芳菲也有点怕怕:“我要被人打了,老板你得给我做主。”

姜宁彻底无语,还以为这女人不怕呢!

孔芳菲问:“今年年终奖发多少?”

姜宁道:“二十个月的工资。”

孔芳菲没感觉,反正她的年终奖肯定不按普通的标准发。

能发多少全看老板心情。

聊了几句,把这女人打发走。

又把财务叫来,问了问情况。

然后是各部门,一个接一个过来汇报工作。

姜宁一边听着,一边翻阅单据签单子。

办公桌上堆了厚厚一沓,看的他头大不已。

中间大姨父还过来坐了一阵,也说了说

孔芳菲把消息放了出去,群里又开始接龙老板万岁。

二十个月工资,今年可以过个肥年了。

快下班的时候,大姨父陈学峰又来了。

“姨父还有事?”

“有个事忘了说了。”

“你说。”

陈学峰在一边坐下,道:“夏天忙的时候,休上两天,人手紧张的一天都休不上,比如捕猎队和牧场那边,能不能再招一些人,给牧场和捕猎队增加些人手,那两处都快忙不过来了。”

姜宁问:“得招多少人。”

陈学峰道:“得十几个。”

姜宁道:“让老杨过来一起商量下。”

老杨过来一听,也赞同:“是该招些人了,去年卖了一百多万兔子,人不够,捕猎队的经常干到十点,牧场那边买的牛羊太多,也有点忙不过来了。”

姜宁想了一阵:“要招就多招点吧,办公楼的人周末可以双休,生产队的人周末可放不了假,再招一百多个人,把生产队分成三班,上一个月休半个月,休息了出去旅个游,去南方发达的地区看看,别一年到头连北安都没出过。”

老杨笑了起来:“老板大善。”

陈学峰也笑了起来:“这下我也能休假了。”

……

下午,姜宁去了趟二场。

在二场忙了一下午,开了几个会,总结今年,部署明年,二场初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一场,草场租出去三分之一,卖了些木头,今年进账两亿多。

但花钱的地方太多,县里还老是借钱。

账上就剩五千多万,只够开支三个月。

好在今该干的工程都干完了,明年应该会好一些。

商量了下,决定拿出一千万发年终奖。

二场人多,一千六百多职工,发不了几个钱。

晚上聚了个餐,喝了一顿酒。

回到别墅时已经十点了,喝的酒不少,姜宁就没去卧室,睡在了隔壁屋。

第二天是周末。

冯雨休息,吃早饭时还问他:“农场是不是要招人了?”

姜宁有点意外:“计划还没出来呢,你怎么知道?”

冯雨说:“学校都传疯了,说农场要招工,好多老师都来找我帮忙,想让我给要几个招工名额呢,还有两个校领导也让我给要名额。”

姜宁那个无语:“至于嘛!”

冯雨道:“当然至于啊,现在挣钱这么难,农场工资高不说,年终奖还发那么多,学校好多老师都羡慕的恨不得跳槽呢,谁家没几个穷亲戚,当然想要招工的名额。”

姜宁就问:“你要几个名额?”

冯雨却摇摇头:“我不要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给了这个,那个不给就要得罪人,不如一个不给,最多他们背后说几句怪话,总比得罪人好。”

姜宁竖了个大拇指:“老婆想的通透。”

冯雨说:“而且我的辞职报告都交上去了,局里也给批了,这学期完了我就辞职,才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呢。”

姜宁点头,冯雨要辞职是早就计划好的。

寒假冯雪要做手术,肯定没时间带再娃。

姜爸姜妈指望不上,给他哥当保姆。

冯雨只能自己带娃,其实可以请长假的,但陆经纬不让吃空饷,与其让别人为难,不如干脆辞职,等孩子大点,想找个班上其实也容易。

农场招工的风波超出了姜宁的预料。

这两年太难了,今年越发难。

工作难找,钱难挣。

大学生当保姆已经不是新闻。

研究生跑外卖更是老生常谈。

有人甚至感慨,说挣钱比吃屎还难。

仙灵农场工资其实不算多高,正常到手也就四千到七八千的样子,但问题是,年终奖发的太多啊,去年发了十二个月的工资,今年要发二十个月,消息早传来了。

不知多少北安人在羡慕。

更别说还给交社保,而且交的不比单位少。

工作稳定,拿钱多。

就算在食堂打个杂,加上逢年过节发的过节费,一年到手也有十万了。

怎么能不让人眼红。

只是以前都不招工,大家也只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