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瞧不起(1 / 2)

家里好久没开火了。

食堂的饭也好,但吃多了总觉的没家里的味。

姜宁从二场回来后,去了趟市场,取了一只刚刚宰掉的兔子,又取了些羊肉,拿回来让冯雪做饭,他负责带娃,今天天气不太好,外面没法爷。

只能在客厅玩。

姜宁把玩具倒出来,陪小家伙玩。

自从小家伙出生后,冯雨和冯雪的网购量就在急剧增长,门卫天要送好几次快递,不是给小家伙买的衣服,就是给小家伙买的各种玩具。

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大号收纳箱装玩具。

话说光是小家伙的玩具,就买了好几万块了。

冯雨和冯雪买个衣服这也贵那也贵的。

给小家伙买玩具却从不嫌贵,还尽挑贵的买。

小家伙拿着个彩蛋,翻来覆去看。

似乎对上面的色彩很是好奇。

姜宁则玩飞机玩的不亦乐乎,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可没人给他买这些玩具,那个年代就没遥控飞机这种玩意,小家伙还不会玩这种高端玩具。

只能便宜他了。

飞机嗡嗡嗡的。

引的小家伙不时抬头看一眼。

然后伸着小手啊啊的叫。

姜宁把控制器给她,小家伙哪里能操作这个。

一顿乱按,飞机直接一头栽在了地上。

午饭快做好的时候,冯雨下班回来了。

还顺便从食堂带了米饭回来。

把小家伙放餐椅上,夹了块没肉的羊骨头让她啃。

顺便磨牙。

食堂的米饭也很好,自从姜宁说食堂煮的米饭不好吃后,食堂就做出了改进,做了一套蒸米饭的专用笼屉,经过不断改进后,蒸出来的米饭已经不比冯雪蒸的米饭差了。

食堂的人也有自尊。

以前是混日子,饭做的能吃就行。

至于有人说三道四,爱说说去呗!

这两年慢慢有了主人翁意识,听不得职工说食堂饭不好。

尤其听不得姜老板说食堂的饭做的没冯雪做的好。

炒菜是没办法,饭点一到人就全来了。

能用小锅现炒,不吃大锅饭就已经尽了全力,想小火慢炖慢工出细活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主食上多下功夫,做的让姜老板挑不出毛病来,别老觉的食堂的人干活不用心。

或许心情好了,年底再给多发点奖金。

冯雨一边吃饭,一边说:“听说二场抓了不少人?”

姜宁还挺意外:“你怎么知道?”

冯雨说:“现在二场但凡有一点动静,第一时间就能传遍各个单位,咱们学校有个老师的老公就在二场呢,说你发飙了,直接叫了经侦抓人。”

姜宁道:“是抓了不少。”

冯雨就很好奇:“你是怎么发现有人贪污的?”

姜宁说:“姜泽和姜伟给我说的,估计赵方平得罪他俩了。”

冯雨问:“真的贪了吗?”

姜宁点了点头:“贪了,我肯定要调查确认,不然怎么能叫经侦去抓人。”

冯雨有点唏嘘:“人心还真是没满足的时候。”

姜宁道:“欲望哪里有尽头,只是看值不值,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套逻辑,一场工资高待遇好,老杨管的也很紧,没人敢冒着被赶出去的风险贪那点小便宜。二场不一样,股份公司本来人员就很复杂,各有各的小心思,管理层也不像老杨那么敢担当不怕得罪人,出点事情在所难免,老话还真没说错,果然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冯雨再没有说这个,道:“后天我要去趟七泽。”

姜宁问:“去七泽干嘛?”

冯雪也竖起了耳朵。

冯雨说:“教育系统有个交流活动,要抽一些老师过去交流,我也被抽上了。”

姜宁就纳闷了:“明知道家里有孩子,怎么会抽你?”

冯雨也挺费解:“我问了,说是局里定的。”

姜宁就拿手机:“我打电话问问。”

冯雨连忙拦住:“别问了,老搞特殊也不太好,又不是什么大事,一天就回来了。”

姜宁只得作罢,道:“吃过饭你在一楼睡一会,我和姐看着甜甜。”

冯雨点了点头,姜宁没回来时,中午就是冯雪看孩子。

她要午睡,不然下午太困了。

吃过午饭,冯雨在一楼午饭。

姜宁和冯雪抱着小家伙上楼,在三楼卧室的床上玩。

玩了一阵,小家伙困了。

冯雪就哄着她睡觉。

姜宁没睡,悄摸下了楼。

他睡不着,大中午的也不知道去哪。

就步行去了舅舅的菜地。

菜地里没有人,到是旁边的菜地里有人在忙。

姜宁过去一看,是农场的几个农业研究人员。

三个研究员跟他打招呼。

姜宁问道:“大中午的你们不睡觉在这干嘛?”

研究员张博年三十,戴着副眼镜,看着斯斯文文的,推推眼镜道:“没养成习惯,我们来看看实验种,最近长的比较快,刚刚量了一下,已经长到一米三了。”

姜宁瞧了瞧不像麦子的麦子,问:“这玩意儿还是麦子吗?”

张博肯定的道:“当然,我们已经取了样本做了实验分析,肯定是麦子,但是具体成份有些变化,面筋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但具体数据因为缺少设备没办法测定,我建议农场购置一批相关的实验设备,这样实验室才能得出详细数据。”

姜宁直接问道:“需要哪些设备,得多少钱?”

张博是个宅男,直接道:“需要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粮食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好的十几万,差不多的七八万也可以用;还需要一台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检测粮食中的微量元素,这个设备便宜的不好用,得进口的,大概四五百万。”

姜宁瞬间蛋疼:“扯蛋呢,买那么贵的设备就为了检测粮食的微量元素?”

“这……”

张博愣了一下,只得道:“实在不行七八万的凑合也能用。”

姜宁没急着下决定,先看了一下麦子。

这些麦子不是普通麦子,而是实验种。

植物也会变异,而基因变异能带来许多好处,如杂交水稻、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等,农场种的麦子也有变异的,去年种的麦子有些后来生长的特别高。

麦粒也比寻常麦子要大。

研究人员留了样本研究。

今年选种再种,变异的更多。

几个研究员闲的没事干,干脆在菜地弄了块实验田,种这些变异的麦子,七月底种下的麦子,现在已经长到了一米三高,还没有结麦穗,麦杆看着就很壮实。

已经长到筷子粗了。

筷子粗的麦子,这哪是麦子。

怎么看都像是麻子。

植物变异的最终结果没办法预测。

但就目前看来,这玩意虽然变异的不像麦子,但是实际上还是麦子,没有变异进化成其他的物种,至于有什么作用,还不得而知,得研究了才知道。

姜宁转了一圈,就走了。

没回别墅开车,冯雨刚睡觉。

开车估计会把冯雨吵醒。

姜宁打电话叫来巡逻车,让巡逻车把他送去办公楼。

办公楼上没人,中午两个小时呢。

都回家吃饭了,还要睡午觉。

不会这么早过来的。

姜宁开了电脑,上了一会网。

又斗了会地主,结果没斗几把就输光了豆豆,不让玩了。

只得充值买了一百块的豆豆,玩到上班时刚好输光。

等老杨过来后,和老杨商量了下。

虽然比较心疼,但还是决定给几个研究员买进口的设备。

实验用的东西不能将就,不然效果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之前买的几台便宜设备,结实给他上了一课。

太特么扯蛋了。

打电话问了问,冯雨已经上班了。

姜宁正寻思去哪呢,县里又打来电话。

让他过去一趟。

等他离开,老杨就组织管理层召开廉洁会议。

上午二场的事,老杨早就听说了。

为了防微杜渐,给管理层和一些关键岗位人员敲敲警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别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管不住手拿了不该拿的钱,那可就没什么情面好讲了。

老头严肃的警告了一番。

大伙也不在意。

贪污这种事情,关键要看想不想。

想捞偏门,总是能找到机会。

工资不低,年终奖丰厚,老杨管的又比较严。

没人会冒险的,不然太亏了。

县里叫姜宁也是为了这个事。

二场不同一场,好多人是借调的。

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姜宁态度明确,该判的就判,该剁手的剁手。

犯错挨打,天经地义的事情。

过了两天,冯雨跟着交流团去了七泽。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时间又被占用了。

姜宁无力吐槽,在家和冯雪带娃。

天空很蓝,秋风还没开始吹。

农场依旧绿树成荫,现在的天气刚好。

不算太热,比七作月份舒服多了。

姜宁撑了把遮阳伞,铺上了垫子。

翘着二郎腿躺在垫子上,两手反抱头,哼着刚刚学到的儿歌,小家伙坐在一米外,身边堆满各种玩意,两只小手都抓不过来,冯雪坐在她身后,陪小家伙玩玩具。

玩到十点,小家伙不想玩了。

爬到妈妈怀里,舒舒服服的躺下。

这是要睡觉了。

冯雪就抱她上了楼,哄着睡觉了。

过了一会,等小家伙睡着后。

冯雪下来,问姜宁中午怎么吃饭。

姜宁招了招手:“姐你过来。”

冯雪就走过来,站在边上着手语问他什么事。

姜宁拍拍身边:“你坐这来,我和你说说话。”

冯雪就坐在垫子上,离他有一米多远。

姜宁又拍了拍:“你坐近点。”

冯雪就往前挪了挪,坐到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