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政府没卵用,姜宁只能想别的办法。
谢柠和她的团队跑个腿还行,办不了大事。
混的不行。
姜宁再三思量,决定组建家族办公室。
以后还要在美利坚买地,还会遇到更多的阻止。
有些事情,还是得有自己的团队才好处理。
暂时走不掉了,就让温德先带几个人去打头阵。
他去了趟纽约,找了下猎头,让猎头给推荐个人才。
猎头效率很高,很快给他物色了一个人选。
一个斯拉夫人,三十岁出头,叫梅特西斯,有十多年媒体工作经历,去年跳槽到白房子打工,嫌工资不高,三个月前炒掉了老板,目前待业在家里。
这家伙长的人高马大的,比姜宁还高了个头顶。
不过看着还算斯文。
姜宁问他:“白房子给你开多少年薪?”
梅特西斯说道:“十二万美元。”
“还不错!”
姜宁有些意外:“白房子的平均薪水不到十万美元,十二万美元应该是高级雇员,这个薪水在美利坚已经不算低了,为什么跳槽?”
梅特西斯摊了摊手:“老板,没有人会嫌弃薪水高。”
姜宁点着头道:“也有道理,那么你期望的年薪是多少?”
梅特西斯说道:“我希望不低于三十万美元。”
姜宁问道:“去得州工作有问题吗?”
梅特西斯痛快的道:“当然没问题。”
“很好!”
姜宁和他击掌:“你可以叫我老板了。”
梅特西斯也很上道,痛快的改口:“好的老板。”
姜宁把他打发到得州去租房子找办公场地,又给表姐邓小芸打电话,让邓小芸去阿灵顿会合梅特西斯,牧场的活不用她干了,以后在家族办公室负责财务。
邓小芸本就是学财务的。
不然也不会在银行卖保险了。
放在牧场只是权宜之计,家族办公室还是得有自己人。
姜宁在纽约盘桓了几天,处理了一些资金业务。
然后花了几万块买了辆宝马,开车回得州。
一路穿州过府,走走停停一个星期才跑到得州。
不是想看沿途风景,主要是想干一些好事。
到了阿灵顿时,梅特西斯和邓小芸已经找好了家族办公室场地。
阿灵顿是一座小城,位于沃斯堡和达拉斯之间,人口规模不如老家的一个县,这里有全美最大的机场之一,沃斯堡—达拉斯机场,姜宁每次来牧场都飞到这里。
两人在城郊租了一座小庄园,占地不到十英亩。
但庄园打理的不错,树木与草坪融为一体,环境很好。
有一栋三层别墅式建筑,还有两栋老平房。
房子有些老了,不过修缮的相当不错。
姜宁里里外外看了一下,还算是满意。
邓小芸则对他新买的车很感兴趣:“这马宝多少钱啊?”
姜宁道:“八万多。”
邓小芸眼珠子一转:“你走了这车也没人用,我可以用吧?”
姜宁嗯了一声:“没得自己加,我可不报销。”
邓小芸嘁了声:“你个姜老抠,给你打工还得我自己加油,比资本家心还黑。”
姜宁道:“那可不,当老板的心不黑,早晚都会破产。”
邓小芸彻底无语了,不知道说啥。
姜宁又道:“一个月给你补助一百块油钱,多的你自己掏。”
邓小芸无奈的点头,很快又兴奋起来。
这台宝马可是新车。
能开新车,谁愿意开那台三十多岁的老丰田啊!
在庄园里歇了一晚,姜宁才和梅特西斯谈正事。
邓小芸也旁听,以后要全程参与。
梅特西斯显然已经做了准备,拿出了成果:“老板,得州议员劳艾斯在年初向国会提交了禁止华夏人在得州购买土地的法案,但是国会并没有通过这项法案,这样的法案不符合美国的法律,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
姜宁问:“怎么解决?”
梅特西斯说道:“给议员送钱就可以解决。”
姜宁饶有兴趣:“议员敢收钱吗?”
梅特西斯狡狯的道:“老板,没有人不喜欢美元,总统也不例外,当然,政府人员肯定不能直接收钱,那会去吃牢饭的,但是我们可以给基金捐款。”
“给基金捐款?”
“是的,比如享特儿童基金会,就是以享特家族为首的几个得州家族组建的,我们可以给这样的基金捐款,从而获得得州议会的支持。”
姜宁问道:“捐多少,我就买个农场,捐多了可不划算。”
梅特西斯说道:“这个要去跟他们谈,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会尽快办好这件事。”
姜宁从善如流,让他去奥斯汀活动。
他毕竟是外人,有些事情不好出面。
跟政府打交道,还是这些本地人更方便。
就像老家那些外企,都会聘请一些本地人跟官方打交道。
梅特西斯办事还算靠谱,等了一个星期,传来了好消息。
阻止他收购梅高牧场的人是一位议员和一位副州长,已经跟代理人谈妥当了,只要给两个基金会各捐上一百万,州政府将不会再阻止这笔收购交易。
姜宁给了笔辛苦费,把谢柠打发掉。
把后续的交易交给了梅特西斯处理。
然后飞往澳洲。
房产中介打来电话,布洛克小镇有套房子近期出售。
他得过去看看,可以的话就买下来。
到墨尔本也没休息,坐上农场来接他的车直接去了镇上。
先看了看房子,小区还不错,澳洲的小区和老家的可不一样,房子都是独栋,总共三十多户,一家一个大院子,房子还挺新的,占地一千多平,室内四百多平。
前面花园后面菜地。
房主是个老乡,小区内的住户大多数都是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