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造反的西夏诸部落首领们,选择了接受杨沅的招抚。
一方面,大派流官的人并不是杨沅。
当时杨沅也是挨整的,这让他们无法把此事归咎于杨沅。
甚至……他们算是难兄难弟。
另一方面,在他们起事之后,杨沅的淡定,让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没数。
现在的西夏,实力远不及西夏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时候。
那时的他们都不是杨沅的对手,现在就行了么?
再一个,宋军在中原战场上压着金兵打的现实,让他们也不免心中惴惴。
而且,任氏和罔氏已经和杨沅有了事实上的联姻关系,这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杨沅的保证更有了信心。
接受招抚的西夏诸部人马,在向朝廷发出降书的同时,便已主动请战,要求参与大宋对陕西的战斗。
消息传到临安时,新金使团正准备返回东北。
他们和宋国已经拟定了联合用兵条约,足足上百页的条款,能让人看的头晕眼花。
在接到西夏诸部归降的消息后,杨沅微笑着对上官骆等新金使节道:
“西夏诸部已经接受朝廷招抚,并且即将出兵,配合我朝廷大军进攻陕西。
如果新金动作再慢一些,那可就什么便宜都捡不到喽。
此事,杨某可没瞒着你们,如何行动,就看你们了。”
李芫芷和完颜青凤未免就有些依依不舍。
一直没有见到他时还好,如今得以见到他,而杨沅的蛰龙功又日益精深。
没有好感的异性,与他接触多了,也会渐生好感。
本就对他心存爱意的女人,那就会更加难以自控。
她们不知道这一别,又要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她们现在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又有多少青春岁月可以继续蹉跎呢?
杨沅看了看她们,微一迟疑,说道:“不管是大宋还是新金拿下了燕京,大家都可以在燕京再会。
到时候,你们都来!”
完颜青凤和李芫芷听了,顿时喜上眉梢。
西夏军投入陕西战场,新金从北方发力,再配合中原战场的宋军……
那么消灭金国,应该也就是一年半载内的事了吧?
那岂非最晚明年今日,就能在燕京城再次见到老师了?
完颜青凤抿了抿嘴唇,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想:
金国一旦灭亡,宋国与新金便要做了邻居。
那邻国之间要想友好共处,和个亲不过份吧?
人家愿意牺牲的。
唔……此事似乎是有操作空间的。
只是,如何避过完颜萍那小蹄子呢。
被她知道了,一定会跟我抢。
要不……回去我就忽悠她嫁人?
送走金国使团后,杨沅就开始着手陕西战场的事了。
中原战场采取了杨沅制定的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宋军每占领一地,都是先巩固占领区。
他们招抚占领区的官员与士绅,除非罪大恶极者,都是能拉拢尽量拉拢,并且依旧委以高官。
这一点,使得金人统治区的抵抗意志,迅速消磨了。
这些金人官员,最老的一批,也是年轻时候就进入中原的。
更不要说现在的那些统治阶层的中坚力量了。
而且金人崇尚汉文化,越是高层越喜欢一切向汉文化靠拢。
结果就导致,现在很多金人,在汉文化、汉礼仪的掌握和讲究上,甚至超过了统治区的很多汉人老百姓。
他们对于宋国,已经没有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抵触。
那么剩下来的影响他们心态变化的就只有两点了。
一是对金国的忠诚,二是对亡国的恐惧。
现在他们知道,只要归顺大宋,他们的个人利益丝毫不会受到损害。
而完颜亮这个皇帝,又是一贯的……不怎么得人心。
那金人还能剩下多少反抗意志呢?
为此,匆匆逃到汴梁,制定好防御对策后,又转回燕京的完颜亮,不得不派出亲信督战。
尤其是血浮屠的人,被分拆开分赴各地,充当各地官员的类似副官的角色。
实则他们却是督战官,一旦发现当地官长有了反心,亦或是抵抗消极,立即出手斩杀。
这种情况下,杨沅在陕西开辟第二战场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
一旦陕西开战,不但会减轻中原战场宋军的压力,而且会对金人造成一种四面楚歌的压迫感。
杨沅很快就接受了西夏诸部将领的归顺,再度承诺会保证他们的利益。
杨沅又请官家下旨,对此次率先投诚的西夏诸部将领,皆予封赐。
几个主要部落首领,个个都封了侯。
一直在嗷嗷请战的西军,也得到了杨沅的正式答复:准备开启收复陕西之战。
军令下达的时候,枢密院和同舟会的密探,便已潜入陕西。
他们的目的是摸清京兆府、凤翔府等地区现在金国驻军和粮道情况。
这个时候派遣秘谍才有作用。
一旦正式开战,那就只有军队的斥候,才能获得前线的第一手情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