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言情 > 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 > 第183章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第183章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1 / 2)

看到评委惊喜的神色,还有台下观众和选手们吃惊的表情。

钱聪心里暗暗得意。

都说钱老板喜欢花大钱办小事。

但他钱老板也是个大厨,展示一点大厨应有的技术,很合理吧?

这块形状方正,充满弹性的豆腐,跨越了几十年给它还原出来,废了钱聪老鼻子劲儿了。

现在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黄豆还能这么吃!

他们宁可把豆子扔去发豆芽,或者煮成豆酱,都没有想到做成豆腐!

钱聪想到这,多少有些遗憾。

九区的豆腐技术逐渐失传,跟当今的生活环境脱不开干系。

钱聪在翻阅过去的书籍时候,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土地气息——

那时候的土是不用经过多次洗涤消毒,就能直接种的。

那时候人们的食物,是种在地里,而不是农业楼里。

那时候的黄豆,原来可以拿来做那么多东西。

那时候的绿豆,原来不只是拿来发豆芽。

看不见土的城市,就想不到和土有关的食物做法。

于是,他决心把失传了几十年的豆腐,按照这本纸质古籍的做法,重新还原出来。

所谓的卤水他思考了半天,最后从附近的盐湖上找到了启发。

那里的粗盐工厂每天都有不少这种玩意儿,这东西是点卤必备的灵魂。

黄豆泡上半天,浸润透彻,然后用机器磨成浆水。

用粗布再把浆水筛过,留下豆渣。

在报废多次之后,钱聪才终于明白过来,筛过两次,让豆浆水更加细腻,后面的豆腐口感,才不会变得奇怪。

从豆渣里完全榨出豆浆,再把浆水放入大锅。

一边搅拌,一边加热,还要把浮沫撇去。

他钱老板糊了两次底,但还是坚持烧到了第三锅,堪称执着了。

只可惜年代久远,卤水的含量看不清楚,咣叽一大瓢下去,豆花四散,第三锅豆浆也完蛋了。

最后尝试了数次,他才知道豆腐原来是要把豆花收集在一起,然后用板子压实。

古代还有模板和纱布,现在只有塑料纱网和铁模具!

又踩了豆腐压不实的坑,又踩了压的时间不够久的坑,费劲千辛万苦,这才有了这块至少看上去没有毛病的豆腐!

刘笔看到那豆腐,也是赞许地点点头。

断了几十年,居然靠着过往记载,把豆腐的香火续上了。

虽然对刘笔而言这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不得不说,这个钱聪确实是有些本事的。

而且老豆腐有韧劲,比那种内酯豆腐可要好吃多了。

看看他要拿来做什么!

只见钱聪把那块豆腐切成厚度均匀的片状。

之后把锅烧热,用油润滑,将嫩豆腐轻轻放入锅中。

煎豆腐吗?

等豆腐煎到两面金黄,钱聪不慌不忙,把豆腐全部盛出,之后又是切碎辣椒、生姜和葱头,丢入油中反复炒香。

等锅中炒至金黄,再放入豆腐,加上水,炖煮入味。

白色的蒸汽带着熟悉又陌生的豆香,钻进了评委的鼻孔里。

熟悉是因为豆子对这些评委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的味道。

陌生又是因为,这种不太常见的浓郁香味,他们不敢确定,居然是豆子做成的食品发出的!

很快,一道家常豆腐,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