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长夜
因带胤儿同行,回程便走得慢些。
到渔阳时已是下午,瑶华与渔阳太守袁灏交好,便提议在太守府歇一晚。
太守府闹中取静,位于最繁华的梨花巷尾。因巷中有几株四百多年头的古梨树,还是大齐立国时,时任太守在此间栽种的,故得名梨花巷。
太守府的后院就有一株树冠如盖、枝干粗壮的古梨。虽值冬日,树叶落尽,但古朴嶙峋的枝干别有一番苍茫风韵。
此时,萧衍和瑶华正在树下闲话。
“瑶华,你知道么,许久以前,你在神仙殿外的梨树上小憩,那时应是我第一次没有将你当作小师妹,我还很清楚的记得,那天我因为你脸红了。”
瑶华诧异地捂住口,止不住笑了。
“就是你让我别叫你哥哥的那日?可那时候你在我心里真就如哥哥一般,你不让我叫,我还以为你心情不好呢。”
萧衍轻叹,“如果我没有表明心意,在你心里,我应是和五师兄一般。”
瑶华蹙眉作思索状,想了想,莞尔笑了,“不一样,你陪伴我的时间最多,我可以离开他,但离不开你。”
“难道只是因为我总陪着你?”
“嗯……还有,你比他貌美。”
萧衍嘴角抽了抽,无奈叹气,“罢了,反正咱们都成亲了,你总归是我的妻子。”
“傻瓜。”
瑶华柔声说,挽着他的胳膊轻晃,情不自禁露出小女儿的娇憨情态。
萧衍爱怜地刮了刮她的鼻子。她和当年梨花间的少女像又不像,如果不嫁给他,她应还是清冷出尘的世外仙姝。和他在一起后,她多了灵动鲜活。现在多了胤儿,更温柔似水了。
两人心情大好,在冬日里丝毫不觉寒冷。
忽听到远处传来深幽空旷的萧声,静谧的午后乍然响起乐声,萧衍和瑶华俱心中一凛。
聆听一阵,萧声仍缠绵悱恻,如泣如诉。
“孤星独吟,倒吹得不错。”瑶华轻声赞许。
“来!”萧衍神色骤冷,低喝道。
不远处的假山后转出两名夜卫,迅疾奔来。
“去看看是何人吹箫。”
两人敏捷地越过墙头,循声而去。
很快,一人翻回来禀道,“陛下,是一中年妇人在吹奏,看服饰装扮像乐伎。”
“跟住她。”萧衍的神色并未松弛下来。
夜卫又急奔而去。
瑶华不以为意,“也许就是个乐伎呢。”
萧衍的神色难得郑重,沉吟道,“青天白日的,在官邸附近吹奏哀怨之曲,我总觉得怪异。若没有胤儿,就是吹丧音也随她去了,有了胤儿,总是要谨慎些。”
瑶华才罢了。
但一直也未见夜卫禀报有异,直到晚间,袁灏陪两人用膳。
瑶华笑道,“袁大人,如今你想要进京为官还是想做一方父母官,我倒是可以做主了,就看你的个人意愿。”
袁灏笑着摇头,“下官在渔阳几年了,还真舍不得离开这里的老百姓,再说,渔阳是公主的封邑,下官要为公主守着这里。”
瑶华点了点头,“也罢,你要是改变主意随时和我提,如今秦王摄政,和他提也是一样的。”
袁灏不敢推辞,连声答应。
瑶华和萧衍缓步回后院,萧衍沉默片刻,悠然笑道,“瑶华,你父皇说得一点没错,如今齐国在叶临风手中,就是在你手中。过得百年,咱们都化为尘土,我都能想到那些史官会如何写今日的时局。长公主和秦王沆瀣一气,颠覆皇权,长公主和秦王的关系扑朔迷离,究竟如何使得正德帝放权退位,这或许是正德年间最大的疑案。”
瑶华白他一眼,不服气地说,“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届时天下是胤儿的,难道他还掌控不了史官的嘴?何况那时咱们都入土了,世人如何评说又有何干系?”
萧衍笑道,“虽然你不在意,但我怎能让你被人诟病?待立胤儿为太子时,我应该为你上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