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女生耽美 > 灵气复苏?我能两界交易 > 第165章 太虚阴阳遁

第165章 太虚阴阳遁(1 / 2)

月色如霜,大官山巅的道场主殿浸在银辉中。

陈安宇独坐于青冥静心蒲团之上,神魂识海之中浮沉着一枚通体漆黑的玉简,其表面浮动着蝌蚪状的阴篆符文。

这是清虚宗《太虚阴阳遁》卷中记载的阴遁秘法,他耗费数十日才参悟入门。

阴遁之术虽不入清虚宗三十六门大神通之列,却也是元清玉虚天中数一数二的遁法神通。

只是清虚宗三十六门大神通俱皆是能伴随修士一生,辅助修士证就道果,飞升而去的根本神通。

遁法神通虽然神奇,在避劫躲灾方面独树一帜,但终究于修士证就道果之时无甚裨益,因此不入三十六门大神通之列。

此神通需调和太阴煞气、太阳罡气与修士神魂,历来被列为凶险之法。

修炼者需以阴气为引,于子时阴气最盛时,将神识沉入“幽泉穴”,方能初步修成阴遁秘法。

此穴位于足底,连通三阴经脉,稍有不慎便会被阴煞反噬,轻则经脉冻结,重则神魂永堕幽冥。

陈安宇初试此法时,曾因真元运转过快,导致左足瞬间结出冰霜,若非三昧真火护住心脉,险些酿成大祸。

此后他耗费七日,以日月参命造化玄功反复冲刷经脉,又以道基玉台镇压阴煞,方勉强修成阴遁秘法。

初步修成阴遁秘法之后便是更棘手的“化影”一关。

修士需将肉身虚化为影,需对太阴之力的掌控臻至毫巅。

陈安宇连续九夜枯坐山阴寒潭,任由太阴精华浸透周身,直至毛孔中渗出黑雾般的阴气,方悟出“形散神凝”的关窍——肉身可虚,神识却需如铁锁横江,牢牢锚定现世。

阴遁之术本质是“以阴御虚”。

太阴之力属至阴至柔,可融万物于无形。

修士借阴气勾连天地阴影,将肉身化为介乎虚实之间的“影相”,循阴气流动瞬息穿梭。

此术暗合《周易》“履霜坚冰至”之理,阴气初凝时遁速最疾,若待月满则反受其滞。

其残影幻化之妙,源自清虚宗第七代祖师“玄冥子”观摩九幽鬼魅所创。

鬼物无实体,却可凭执念显化多重虚影惑敌。

玄冥子取其精义,以阴符篆刻“三尸幻神咒”于足脉,真身遁走时咒文自生幻象,宛若分身三具,实则皆是太阴煞气所凝,触之即散。

陈安宇指尖轻点玉简,阴篆符文骤然亮起。

他默诵口诀,周身毛孔渗出缕缕黑雾,身形渐如墨染宣纸般淡去。

夜风拂过塔顶,唯余三道虚实难辨的残影,衣袂犹自飘动。

“阴符九转,魄化游冥,借影通幽——遁!”

真身已化作一线幽光,沿着塔檐投下的阴影疾射而出。

瞬息间掠过山涧、密林、岗哨,直至阴条岭断崖方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