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转李隆基(10)
嬴政听到这里,才知道李隆基荒谬起来也挺不讲道理的。
“前头见他一人将国家治理得那般昌盛,还以为是个真正了不起的人物,未曾想……”
李隆基这前后的反差,始皇知道了都得花点时间接受和适应。
说起杀太子一事,刘彻抿紧了嘴。
李隆基如此草率地杀掉了毫无反心的儿子,刘彻也觉得太不讲道理了,儿子多就可以这样随便杀吗?
可刘彻想到自己的太子,也有点绷不住了,就像李隆基一样,刘彻作为一代强权天子,对自己底下人那点事儿还是清楚的,刘据有没有反心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没有造反的能力,刘据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外家,时常令刘彻如鲠在喉。
刘彻想了想,自己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像李隆基那样毫不犹豫干掉儿子?
杀儿子他是不太舍得的,可是刘据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舅家势力不小,如今自己活着还能压得住,就怕刘据自己压不住。
赵匡胤摇头,有些想喝酒,第一次听天幕讲大明时,他还是一边喝酒一边听的,如今得知自己死在和弟弟喝酒后,他就有意少喝了。
抑制住喝酒的欲望,赵匡胤端起茶喝了一口,只觉得太淡了。
赵德昭和赵德芳看到李隆基毫不犹豫地杀掉三个儿子,心中涌现出一点物伤其类的伤感,他们的亲爹也是皇帝!当然他们亲爹儿子少,估计也不会像李隆基那样舍得杀。
想明白这点,兄弟两才稍稍松了口气。
这和父子关系有关的事儿,三人都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德芳看了看亲爹,又看了看兄长,忍不住道:“当太子有那么重要么?”
武惠妃是为了让儿子当太子,才陷害三个皇子的,结果自己也吓死了,真是自食恶果。
赵匡胤抿嘴不发一言,他其实也想问问弟弟,当皇帝那么重要么?
赵德昭见赵匡胤没说话,思索了一会儿,才道:“有些人会觉得很重要,有些人不会觉得。”
赵匡胤突然问:“昭儿,你觉得呢?当太子重要么?想当太子么?”
赵德昭顿时脑中一片空白,僵坐在那里,嘴张了张,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是道送命题!
见大儿子不敢说,赵匡胤转而问赵德芳。
赵德芳瑟缩了一下,声音也小了许多:“我……我不知道!我只觉得当太子好危险,而且将来还要当皇帝,好累!不说别人,就说父皇您,已经很久没这样和我们兄弟聊天说话啦!我和阿兄常担心你国事又多,还要挤时间看书,又喝那么多酒,身体不知道撑不撑得住。”
赵匡胤听得出这是小儿子的肺腑之言。
他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又看了看刚刚还紧张地看着弟弟的大儿子,另一只手也摸了摸赵德昭。
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表情。
赵匡胤当然想把皇位传给儿子,可是他也知道,这打下的江山,弟弟赵光义也功劳不小,赵光义在自己的死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直接上位当皇帝,就因为朝中的人服他,可自己两个儿子太年轻,资历和功绩都太少,压不住底下那帮人。
但不管如何难,赵匡胤也下定了决心,要把儿子推上皇位。如果不是他们之中一人当皇帝,在赵光义上位后,两个孩子都逃不过一个死。
面上看,两个孩子的死和赵光义没直接联系,可赵匡胤浸淫权力那么多年,再加上本就疑心重,即便没证据,他也有八成肯定,自己和两个儿子的死,都是弟弟赵光义搞的鬼。
为了保住两个孩子的命,也为了大宋的传承,不让大宋成为历史上最弱鸡最怂的王朝,赵匡胤都得压制赵光义,将两个孩子扶上来。
想到此,再喝茶时,虽然依旧觉得淡,赵匡胤也不觉得酒有多好喝了。
朱元璋捂着胸口叹气连连:“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李隆基因为自己一点疑心就杀掉太子,而我的标儿,老天爷怎么就那么狠,给我收了去呢?”
朱棣的嘴努了努,最终还是没说什么,伸手拍了拍老父亲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