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跑神完颜构(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国就是北宋自己亲自养大的中山狼,每年几十万的岁币,帮助金国国力飞快提升。对于金国来说,北宋简直是最无私善良的养母,用自己的血将它喂养长大。可惜国与国之间并不讲究这种恩情,金国强大后,打败了辽转身就立马对付宋。而宋因立国之初就冗官冗员的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军队腐败,常年征战,导致宋在战场上占不到半分便宜。但众所周知,战场上达不到的目的,谈判桌上也肯定达不到。宋军战场上打不赢辽金,谈判桌上自然只能跟辽金两国低头。】
一句“战场上达不到的目的,谈判桌上肯定也达不到”,引起了众帝王琢磨思索。
这句话虽不如那句“社稷为重,君为轻”来的振聋发聩,但同样得到了诸位帝王的强烈认可。
嬴政想到伐六国的过程,感觉这句话说到了自己的心上:“齐楚等六国,若非秦兵能征善战,直接攻城略地,甚至俘虏国君,将他们都打服了,怎么可能得到他们的国土?”
刘彻补充道:“此道理,对匈奴亦合适,若非将匈奴打得损失惨重,他们何尝不想南下?何尝不想放牧于天山下、河套中?”
李世民以军功起家,更体悟深刻,“因此,一支强大的威武之师,才是立国之基石,若不能令天下英雄豪杰臣服,便会像南北朝时期一般,皇帝换得比许多人的衣衫都换得勤。”
玄烨忍不住深思:难道到了大清末路是,以武起家的清,也打不过外来者么?回想起讲明朝时,天幕中一闪而过的坚船利炮的画面,玄烨心一颤,这大概是不用怀疑的事了,若非打不过人家,怎可能让那些蓝眼黄发的洋鬼子进了京,甚至打进了皇宫?
朱棣一边主动给朱元璋添茶,一边道:“这天幕所说之话语,虽为浅显,却颇具道理。”
朱元璋点头,道:“所以合该好好听一听。宋史我也读过,却未领悟出如此多的道理。回头,去国子监寻几个编撰之类的,再找几位大儒,将宋史重新修撰一番。”
为前朝修撰史书,是许多新朝代都会做的事。元朝所在时间甚短,又是外族王朝,修撰的宋史估计不怎么能看。如今听到天幕说起宋的事,只觉得宋史对外族的方式与态度,着实是教化后人的好例子,让他们知晓外族势力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朱棣也觉得,才听这天幕讲宋史一会儿,便觉得宋朝浑身是毛病,有太多过错值得后朝警醒了。
“这件事,若父皇愿意,便交由儿臣去安排?”朱棣主动揽活儿道。
朱元璋只微微点头:“你忙的过来也可以,若是没有那么多心力,可以交给你那些兄弟去做,也省得他们日日闲得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