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请君入瓮(1 / 2)

第八十七章请君入瓮

元静云和牧遥等人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宜州,却没能迎来期待中的平静。城门口,一位身穿白袍的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站在那里,正是王在泽。

“元静云,你这是何等的胆大妄为,竟然将我安排人马悉数剿灭!”王在泽声音咆哮,他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元静云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不悦,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深呼吸一口气,平静地说道:“师傅,是弟子无能,只是战场凶险,实在不是我能控制的。”

“实在是你无法控制?”王在泽冷笑一声,眼中的怒火更盛。但元静云处理的干净,他派去的人无一人回城。

元静云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我怎敢忤逆您。”

“你……”王在泽被她的言语所唬住,半晌说不出话来。但他很快又恢复了冷静,他知道在这种场合,过于激动只会令自己陷入险境。

“静元,王大夫也派了医馆中人前去帮忙?”穆燕珊上前一步,试图缓和气氛。但王在泽并没有理会她,目光仍然紧锁在元静云身上。

“是老夫莽撞了,”看着一旁身披战甲的穆燕珊,王在泽冷冷地回道。

元静云擡起头,假装歉疚道:“等人马悉数归城,我定为师傅好好探寻,看是否有落单的兄弟。”

王在泽眯着眼,半晌无语。他不怕元静云联合官府,身份暴露只会让她死得更快,“他们家中的娘亲还在期盼一家团圆,还请诸位尽心!”

城门口的气氛陷入了一时的沉默,王在泽的怒气似乎也因此而稍显减弱。但这场风波,却只是刚刚拉开帷幕。

元静云拉着牧遥回到牧府,她知道王在泽迟早会向她发难,若是她死遁,王在泽可能还会担心他们的身份被方家察觉,连夜逃走。

但现在只有她活着,其他人都没跟着她回城,王在泽稍加打探,怕就会清楚战场中发生的一切。

正在元静云思忖间,穆燕珊抱着头盔迈进牧府大门,爽朗道:“幸得静云兄相助,若非你我里应外合,怕是宜州危已。”

原是在穆燕珊临走之时,元静云便向穆燕珊递去密信。她眉头微蹙,目光投向元静云,疑惑地问道:“只是静元兄当真料事如神?当时情况紧急,不知贤兄如何得知董家的后续动作?”

元静云神秘一笑,道:“这封信是我根据以往的一些迹象,结合自己的猜测写成的。”

“你居然!”穆燕珊张目结舌,确实没想到自己竟是拿着全府上下百条人命在刀尖走了一遭。

只是当时情况危急,她不忍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还是选择相信元静云,先一步飞鸽传书递去京都,让他父王向圣人禀告,请他尽快派兵前来徐州援助。

好在最终,她大胜而归,保住全族性命。

穆燕珊无奈的擦了擦额上的虚汗,“当真不知是否该说你太过鲁莽,还是过于胆大,好在......好在。”

元静云看着远处朝两人缓步走来的牧遥,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咬牙道:“其实,我还有一事,比此事更胆大......”

穆燕珊疑惑的看向元静云。

“你我也算是生死之交,可否应下我一事?”元静云拱手郑重道。

穆燕珊连忙伸手去扶,“此次你立下大功,就算不去参加春闱,也能加官进爵!何须如此大礼!”

元静云神色一黯,她考科举的初衷只是为了替王二娘寻一个真相,挣一口吃的,在这异世界立足。但此刻,王二娘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眼前,她无需再靠科举去讨公道。她内心唯一亏欠的只有牧遥。

“若是将来,”元静云欲言又止道:“若是将来牧府有难,还请郡主能够网开一面,替牧府求情可好?”

“牧府?”穆燕珊更是一头雾水,牧府做生意向来公道,这一次开仓献粮,为众人表率,以为元静云是替牧府未来求一个恩典,爽快的应了下来,“贤兄多虑了,牧府出了你这样一个贤婿,何愁将来全族不兴盛发达。”

元静云苦笑的点了点头,若是身份被拆穿,怕不是牧家人都会恨死自己。

等元静云说完,穆燕珊一脸震惊的看着元静云,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似乎也为刚刚应下的这桩事过于轻率,而有些后悔。

“你,简直,胆大妄为!”穆燕珊不禁大声呵斥道。

牧遥原是在远处等待,见穆燕珊神色骤变,似乎是猜到什么,立刻朝两人的方向快步走来。

穆燕珊看了看身后的牧遥,皱眉道:“那你们,你们居然还打算成亲?”

牧遥走近便是听到这句,当即理直气壮道:“有何不可!难道你不喜欢温姐姐吗?”

一句话将穆燕珊堵得心慌,“那怎能一样!”

“有何不同,我与阿元只是多了些繁文缛节,若是这世间容不下我们,我也愿跟随阿元去寻个山野之处,两人共度余生。”

“你,你们!”穆燕珊被两人气的说不出话,脸色通红,“可欺君之罪,当灭九族,你们二人不顾流言蜚语,难不成也不顾牧府上下所有人的性命吗?”

听到此,牧遥也噤了声,眼眶湿润,她怎不知此事是自己自私。

“我有一事可做交换,不知郡主可否再信我一次?”元静云信誓旦旦道,“只求能够饶过牧府一命。”

当晚,穆燕珊亲自率领亲信将王在泽的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