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凭阑记 > 第一百一十回(上)

第一百一十回(上)(1 / 2)

第一百一十回(上)

【长情孤诣终成眷侣】

这一日,陈智勇回报哨探消息,长延堡匪贼经过数年积聚扩充,已达四五千余众,战力不可小觑。并且和辽国和党项都有勾结,时不时两国守边的还去和它索要抢劫的东西。因为本来是宋的地界,两边都不管,乐得从中获取好处。

陆青闻知怒不可遏:“这还了得!本来是咱大宋地盘,如今却成法外之地,还给别人纳贡献降,辽国党项背地里不知怎么笑话咱,大宋当兵的脸都不要了么?如何忍得这等屈辱?”立时召集诸人计议,排兵布阵,前往剿贼。

萧燕萍听说消息,精神倍增,磨枪擦刃。陆青瞥见了,把眉头一皱:“你忙什么,这次别跟着了,留在这儿等我们凯旋!”

燕萍一怔:“为什么,我不是一样能战?”

陆青闷闷地道:“你去了我会分心!”一句话打住,燕萍就不言语了。

陆青又道:“丰州守军我也带走了,城里只留一千兵,都是不能战的,也要提防契丹和党项,万一有什么事,有你帮忙守城,我也放心些。”

萧燕萍见交给她这等重责大任,心中欢喜,便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好了。”又道:“你在战场上当心些。”上前将陆青一抱,擡脚亲了亲他,一笑转身走了。

次日陆青带领诸将,率大军出发。燕萍留在城里翘首以盼,每天早晚两次出城,去路口了望,焦虑不安。过了七八日,飞马传来战报,宋军大获全胜,不仅匪贼尽皆剿灭,还在长延堡地库里缴获不少金银珠宝,彩缎金帛,一车车运了回来。

陆青留下一哨军马留守当地,回师丰州,陈智勇写书向太原表功,孙沔回书多有褒扬,并将部分所获充作军资,犒劳将士,一时城内锣鼓欢庆,皆大欢喜。

自此陆青在丰州驻守,往周围巡察治安,清匪安民。他对政务不感兴趣,又不贪墨,与当地官军相处融洽,一时间边境祥和,民生安定。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深冬,陆青在州衙分了半边衙署,后面屋子和厢房用来居住,前面三间厅事办公。连着几日彤云密布,鹅毛大雪纷飞,地上积雪半尺来深。下大雪出门不便,练兵也少了。到了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欢声。众人也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每日炉火烧得旺旺的,吃喝玩乐,饮酒欢闹直至深夜。

自从那天之后,萧燕萍和陆青两个关系变得十分微妙,燕萍独自住在东边厢房,每日过来照顾陆青的饮食起居,当着人面,俩人好像约好了似的,出来进去没几句话。众人遇见他俩在一处也都视而不见,就连曾建也不开玩笑说怪话了。

这一日厨下杀了羊,陆青和陈智勇、曾建等人摆炕桌,涮烤羊肉,吃酒说笑。都吃得半醉。燕萍端来一盘子冻梨,陆青一看黑乎乎的,蹙眉道:“这什么东西,还能吃么!”

燕萍一笑:“好吃呢,搁凉水里拔了一晚上,冰都拔出来了,软的。”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只递在陆青嘴边:“你尝尝!”

陆青把脸闪开,劈手夺过咬了一口,冷得“咝哈”一声,酸酸甜甜,沁凉透骨,喜道:“嗯,好吃!来,你们都尝尝!”众人都拿起来吃,啧啧称赞。曾建问:“这好东西从哪里来的?”

燕萍道:“前日从辽地过来一拨客商,跟他们买的。”

陆青道:“想不到辽地也有这样好果子。”

陈智勇在旁笑了,指着酒壶:“那是当然,这酒也是契丹人酿的白酒,每个地方都有好东西。”

曾建接口道:“陈将军这话说的太对了,不论哪里都有好东西,也一样有好人才!”

大家相视而笑,陆青笑着笑着,忽然有些尴尬,就不笑了。看燕萍,燕萍似是没在意,去给火炉添柴了。

这时侍卫进来,报说有太原信使来到。陆青忙命:“快请进来!”原来是韩佐,戴着狗皮帽,裹着羊皮大袄,挟着冷风进屋来,向上行礼,笑道:“陆将军”。

陆青:“不要多礼了,这儿又没外人,你吃饭了没?来,先吃两杯暖暖身子。”

那韩佐也不客气,除了帽子,笑道:“正没吃呢,路上跑的急,冷倒不冷,可饿坏我了。几位将军在这儿过得好日子!”这才把书信取出来递给陆青。然后脱去皮袄,找水洗手,跳上炕,同众人一道吃喝起来。

陆青看信,是孙沔写来的。命陈智勇留守丰州,陆青见信后即刻返回太原,有要事。

陆青不解道:“说好了的,在丰州守一阵子,边境刚刚清静了些,况又雪天难行,忽然要我回去做什么?”

韩佐边吃边道:“详细我也不知道,只知大人要回南了,可能有话要与陆将军说。”吃饱喝足,看盘子里还有两个梨子:“这是什么?”拿起一个来啃,冰的直咧嘴。

陆青无奈,只得向陈智勇交代了事务,收拾东西,和曾建、燕萍一起,顶风踏雪回到太原城。才知朝廷有旨意到了,调任陆青往京中禁军任职。孙沔因身体不适,去岁上呈报请求回乡,也准了,朝中另派了大臣统管河东路政务,不久前已经来到,和孙沔都交割过了。

孙沔道:“本来我打算留封信就走,不想你的调令也到,所以赶着你回来,咱两个一起走,路上也好做个伴。”

陆青心下茫然:“靖边才有小成,无缘无故的,为什么忽然调我去京。大人回去也罢了,叫我去做什么?”

孙沔摇头道:“我也不清楚,上回我给朝廷上书,述说靖边的重要,越是和平年月,越是不能大意。守好边关,不光是稳定百姓民生,也让党项和契丹不敢生觊觎之心。按说不该撤你回去的,会不会是京里有什么相熟希望你回去,上了呈子?”

陆青:“不可能。”心里却胡思乱想:“会不会是家里的意思要我回去,托了蒋铭他们在朝中使力?”便道:“不管怎么样,既是上命,听命就是。曾建当初陪着我来的,要回,我得带着他一起回。”

孙沔:“那也容易,曾建没有正式挂靠军职,寄在我名下,和韩佐一样带回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