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求婚不如,就同我成亲吧
陆映川此次回京,带回的不仅有私吞军饷的犯人,还有北戎都统的项上人头。
陆家一时风头无量,来庆贺的人差点踏平了陆府的门槛。
只是来人都扑了个空,那位人人争相巴结的陆二爷,此刻正巴巴地坐在“痴傻”的户部柳郎中家里,赶也赶不走。
“你许久没回来,刚一回来就从早到晚都待在我这里,不太好吧?”柳忆安为陆映川沏上一壶新茶,调笑道。
陆映川闷闷地回道:“我许久没回来,你就这么着急赶客?”
在来柳府之前,陆映昭才将方轻尘留下的信拿给他。
上面只有寥寥数句,大意是方轻尘说自己已时日不多,决定用最后的日子四处走走,希望陆映川可以守在柳忆安身边,护她周全。
情敌自愿退出,陆映川心里比打了胜仗还要欢喜。也顾不得什么男子的矜持,迫不及待就冲到了柳府。
来之前,他原本还在担心和柳忆安重逢的场面会不会有些尴尬。但还好,两人都对分别前的那个吻缄口不言,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
“最近陆府太热闹了,我不想回。”陆映川拿起眼前的茶杯,细细品味着柳忆安亲自沏的茶水,心里比舌尖还要甘甜,“反正你府上也不差一个房间,不如留我住上几日。”
柳忆安琢磨了一下,摇摇头拒绝了,“我倒是不介意,只是我在别人眼里还是一个‘傻子’,若是让别人发现你住在我家,我们之前的行动很容易就前功尽弃了。还是等审完顾允再说吧。”
“那顾允一个人的案卷都足足有一本书了,审完都到猴年马月了。”陆映川小声抗议。
此前,柳忆安联合陆映昭,想借“购置冬衣”一事钓出顾允在户部的人脉,谁知最后竟有了意外之喜。她们截获了顾允发给账房的一封信,发现她对私吞冬衣的手法和六年前军饷案的细节如出一辙。
军饷案一直是陆映昭心中的执念,于是她干脆将崔账房的夫孩捉了过来,想以此威胁崔账房就范。
可最终让崔账房倒戈的,并非是对她夫孩的威胁,而是陆映昭无意中的一句话。
“你可知,顾允并非第一次私吞军饷。六年前,很可能正是她调换了陆家军的冬衣和粮草,才让北戎趁虚而入。你今日护了她,就是害了苦守边疆的千万个将士。”
听到这句话后,崔账房在原地怔了半天,然后一头晕了过去。
崔账房醒来后,便带人翻出了四海商会这么多年的暗账,将顾允私下的勾当招了个一干二净。
有了崔账房的帮助,剩下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她们在没有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成功抓捕顾允归案,只待最后的审判环节。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原来京中发生那么多的怪事,背后都有顾允的手笔。
“是啊,几年前的军饷案有她,之前的我们中毒的事情也有她,竹安县的假药材也有她参与其中。这么多年,这么多事,竟无一人揭发她,也当真有能耐。”
柳忆安一一细数顾允的罪行,不知不觉间寒毛竖起。
“她背后肯定有别人。陆映川,我突然觉得贺双文不是慕青信中所指的主上,应该另有其人。”
“不是贺双文,那还能有谁?”
柳忆安起身,在院中来回踱步。这段时日内发生的种种就像一个混乱的线团,她必须找到解开这一切的线头。
柳忆安拿出四海商会暗账的抄本,向陆映川展示上面的条目,“你看,顾允的暗账上每月都有一笔很大的支出,一年加起来足足有二十万两白银,贺双文抄家后搜出的家产可远远不及那个数。”
“二十万两?”陆映川吓了一跳,“一年竟有二十万两,你可知养一支三千精锐的铁骑一年所需也就二十万两。”
柳忆安听出了不对劲,“三千铁骑?”
“没错,若是普通步兵,能养二万人。”
“大事不好,快去牢里!看住顾允别让她自尽!”柳忆安惊觉不对,来不及换上外袍,一路直往大牢狂奔而去。
路上行人纷纷侧目,有人认出了柳忆安的身份,指指点点道:“这个是不是那个变成傻子的探花?怎么让她跑出来了?”
柳忆安顾不得一旁的流言蜚语,脚步越来越快。
赶到关押顾允的地牢时,柳忆安见陆映昭也刚带着人赶到。
“陆将军!”柳忆安将陆映昭拉到角落,“顾允的案子没那么简单,有人用她敛来的白银养军队。如今她被抓,那人为了独善其身,一定会找机会对顾允下手,你们一定要看紧她。”
“我明白,你放心。我向太女请了命,今日前来就是为了将刑部的看守换成自己的人。”陆映昭安慰道。
“那昨夜是谁看守的?”
“是刑部自己的衙役。”
“我们先去看看顾允现在如何?”柳忆安心中着急,按照她的猜测,此事已不再是简单的官商勾结,而是有人在背后招兵买马,企图图谋不轨。
柳忆安的腰带在跑来的路上不知掉在了哪里,她一把提起裙摆,跟着陆映昭顺着漆黑的地道一路往下。这里修得极其复杂,若没人带路,一定会在里面迷失方向。
左拐右绕了不知多久,陆映昭停在了一个狭窄的石门前。
“这里就是专门关押顾允的地方,石门后还有一层的铁栅栏,非常安全。”
一旁的两个衙役得了令,分别手持一把钥匙,插入石门的两侧。
“此门需得同时插入两把钥匙才能打开。”陆映昭向柳忆安解释。
石门的背后是一间单独的密室,密室深处就同外面看到的普通牢房一样。
柳忆安凝神屏气,轻手轻脚地走到铁门前,只见一个披头散发,浑身是血的人躺在角落。
陆映昭皱起眉头,对着衙役发问:“你们打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