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李琩自打在公府球庄受伤,时而清醒时而混沌,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一年,人也肉眼可见地虚弱了下去,缠绵病榻无法起身。
为了儿子武惠妃真是把所有的办法都想了,甚至求李隆基召回薛大壮,要薛三郎为儿子治疗顽疾。
可那时候刚好赶上748带队去土澳大陆,人并不在湾州,李琮也没办法在茫茫大海上找人。
就为这事儿,惠妃把李琮也恨上了,私底下没少咒骂他,并怀疑他是故意支走薛三不让他给寿王治疗,权是为了给他的同胞弟弟李琬铺路。
李琮这个冤,但也没办法分辨。幸好他之前就把748出海的事儿跟亲爹汇报了,还得了亲爹的朱批,那时候惠妃正召集天下名医为儿子治病,也没说要薛三一起,这事儿陛下是知道的。
现在李琩忽然清醒了,武惠妃厚厚赏赐了给儿子治病的方士。
是的,给李琩治病的是个来自登州的方士,以丹道出名,在长安城也小有名气。
这方士给惠妃献了几枚丹药,经宫里的查验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于是便给寿王服食了下去,也就三四天的功夫,寿王便清醒了。
武惠妃进殿的时候,李琩的精神还有点萎靡,但脑子是清醒的,能与一旁的宫人说话。
武惠妃见状大喜,忙不叠给儿子背后添加靠垫披毯,又招呼太医署的医正过来请脉,确定儿子的状态还算不错,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那仙长不愧是海外得道高人,还没用得了一副药便治好了我儿,比那薛三还厉害三分呢!”
说着她又吩咐宫里的内侍。
“寿王这丹药需三日一服食,和着热酒下肚,切不可怠慢了。”
一众宫人纷纷应诺。
李琩自觉清醒了,便跟母妃提出要出宫回府。
武惠妃哪可能在这个时候让儿子回去,回去空落落一座府邸哪有在亲娘跟前照顾得当,便亲自去皇帝跟前求了个恩典,让寿王暂时居住在宫中。
就这样住了三个多月,李琩的精神果然比之前好了许多,逐渐也能跟兄弟们出去散散步,游游湖了。
这天他正和一母同胞的弟弟李琦在在御苑钓鱼,冷不防对岸走来了一群人,看服饰像是宫中的妃嫔。
李琩哪好多看,说起来宫里的妃嫔都算他的庶母,甭管多大都要避嫌。
他刚要走开,忽见那人群中个熟悉的身影,便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
“那是……”
李琦正收拾鱼竿呢,闻言顺着亲哥的目光看去,小大人一样地点头。
“那是右金吾卫兵曹参军杨国忠,他家两个姐妹前阵子刚刚入宫做了婕妤,也是他在御前指认了李瑶和李琚,为阿兄报仇的。”
“据说那杨家女之前在宫外便与父皇结识,杨参军从中没少帮着牵线搭桥,是靠着女人才能得了这官职呢!”
别看李琦年纪小,但他的消息源可比李琩灵通多了,跟着他母妃没少听朝野的八卦。
杨国忠指证李琚和李瑶这事儿李琩知道,李琩还挺感谢这位好朋友的。
毕竟当时的通道里漆黑一片,自己又被不明身份的人打得人事不知,便是父皇要问起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岂不是要白白受难。
但杨国忠出现在禁庭……而且还替同族姐妹牵线搭桥……
李琩忽然有了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
他下意识地走近了些,想要看清那几位宫装丽人的面容。
结果好巧不巧,其中一人也正望了过来,四目交汇之下,李琩心头剧震。
这……这不正是他的心上人……杨家的环娘吗?!
怎么……怎么她……她怎么会入宫了呢?!
是了,定然是她跟着堂兄入宫来看望姐姐,一定是这样的,她明明心悦于己,怎么可能成为父皇的妃嫔?
其实李琩心里也知道,这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托词,那明媚的少女已然换了妇人服饰,巧笑嫣兮,投向自己的目光中也完全看不出情谊。
这倒不是玉环薄情,而是李琩大病了一年,人瘦的完全脱相,已然不是当初那个玉树临风,潇洒矜贵的小王爷。再加上两边站立的位置隔着一座龙池,杨玉环压根儿也没认出对岸站着的人是谁,她只是单纯好奇地望了一眼,然后便很自然地移开了目光,听姐姐讲宫里最新的八卦了。
反倒是杨国忠认出了李琩,心虚地别过头,完全不敢跟李琩对视,还引着杨氏姐妹往相反的方向走,一会儿便隐没在亭台楼阁中,再也望不见了。
见他这模样,李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又羞又怒,心情剧震之下,“哇”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随即便仰天而倒,双目紧闭,再不醒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