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一只统 > 第162章 医家拍马赶来

第162章 医家拍马赶来(1 / 2)

第162章医家拍马赶来

“统哥怎么样?我就说我那个办法能成吧!?”

收到晋国公府的来信,薛大壮一脸得意地对748炫耀。

“饿着,就得饿着,人看得着吃不着才会着急,才会冲动!欲拒还迎欲语还休……这套路可不止老爷们吃,娘子们也一样吃!”

748对大壮的心路历程感到好奇。

当初晋国公府大管事运送羊毛线回京,临走之前大壮拉着人嘀咕了一晚上,说的就是这羊毛线的销售策略。

那时候的748正在研究新的抗感染药呢,根本无暇他顾,只偶尔听了几句“限时限量,每人二两”之类的话,还暗笑宿主异想天开,拿着羊毛当金线。

二两?

二两线够干啥的?织个毛裤头吗?

羊毛工坊最近出品的线都让大管事给拉回去了,成山一样的毛线团,二两二两的要卖到什么时候?

原想着这么荒唐的计划肯定没人信,结果它到底还是低估了王守一对薛大壮的信任,那真是一个敢说一个就敢干。

结果就成了!

“你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

748问它宿主。

“要是织袴的话,二两线只够开个头,最多织出个裤腰,干啥也不够啊。”

“就是要它不够。”

大壮得意地一笑。

“统哥你还记得钱寡妇吗?就是住在村东第一家的那个,她后来还赁了村口的一间铺面。”

他这样说,748就点了点头。

钱寡妇它当然记得啊,钱寡妇会做腊肉,她也是桥东村第一个出头赁铺子的,是一个十分爽利泼辣的妇人。

桥东村有两个寡妇,一个谢桂香一个钱金珠,完全是性格迥异的两种人。

但钱寡妇怎么了?

“村口集市修好了以后,钱寡妇赁了一间卖腊鸡腊鸭。”

“刚开始看得多,买的少,钱寡妇的生意不咋样,但我看她也不着急,每天就剁了一只鸡鸭来买,卖完就关门,一副完全不在乎生意的模样。”

“可奇怪的是,她越是这样,村里村外来买她腊味的人就越多。因为都知道她不缺钱,做腊味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寻乐子,所以想吃腊味的都早早过来,想挑块好肉。”

“我看见过好几回,钱寡妇干活慢吞吞的,还给细细地切拌,卖一份腊味要少说也要小半刻钟。”

“其实钱寡妇干活麻利着呢,她根本就是故意的。铺子口等的人多,显得她的腊味就越好。许多从外地过来的行商听说她这店铺一天只买一鸡一鸭,又看到有人排队,都也跟着一起站。后来从一鸡一鸭到十鸡十鸭,去年年底大奎来信说钱寡妇卖出了两头猪的肉,你说她用的不就是这吊胃口的法子!?”

说到这里大壮还感慨地做了个总结。

“这人啊,就是贱皮子,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你真要是放开了卖,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能都拿到货,对他有求必应,那他就不把你当回事儿了。”

748听的瞠目结舌。

它是万万没想到,薛大壮看热闹竟然还真看出门道了。

“那为什么是二两?”

“因为二两线的价钱不贵,量也不大,买起来没有负担,不用担心买多了用不完,织一个长巾或者小披帛还是够的。”

大壮嘿嘿一笑。

“这可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一旦毛线上了手,那肯定就不甘心只织个巾子,毛线衣毛线裤都要开始制备。”

“我之前不是织过狗毛围脖嘛,我带上围脖的那一刻就想着我要是有一条毛裤该多好。后来统哥你让我带着郯王和张御史织毛裤,我自己测试了一下,二两线对于一个熟手来说,一天差不多就能织完。若是织的不满意,二两线的返工量也不大,所以不会让人生出倦怠之心。看着一天比一天多的成果,织的人肯定不愿意半途而废,第二天还会出来买线。”

“一天一天一天,细水长流,口口相传,名声这不就打出去了嘛。”

原来如此。

这回,748是真对宿主刮目相看了。

听说那些剧情统都就保存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方案供宿主参考,它是运维统出身,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储备,没想到它的宿主自己竟然想出一个完整的营销方案!

不愧是它的崽!

748觉得与有荣焉,看大壮这个宿主也越发顺眼。

刚好这一季安西都护府从拔汗那和突骑施的降部收了一部分棉花回来,748便把纺织棉布的任务交给了薛大壮,让他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纺线这事儿大壮现在已经驾轻就熟了,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轧棉机提了几点建议。

当然他提的建议都是模糊的、概括的,具体实现还要依靠能工巧匠,在这一点上皇帝给与了他极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