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枪械(1 / 2)

跟着的一群领导们面面相觑,尽管林之悦的阐述用词专业、涉及诸多技术细节,他们听得一知半解,可“枪能改造”这点却听得真真切切。

刹那间,现场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几位领导眼神里满是惊喜与期待,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领导当机立断,大手一挥,说道:“这可是难得的人才!先把小林同志请到办公室,赶紧通知军区研究院的专家们来,大家一起好好探讨探讨。”

说罢,众人便簇拥着林之悦,快步朝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领导们不住地打量林之悦,眼神里满是好奇与赞叹,仿佛在重新认识这个看似普通,实则深藏不露的姑娘。

一到办公室,便有人赶忙给林之悦端来一杯热茶,让她稍作休息。

与此同时,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各个科室都在紧急联系军区研究院的专家,通知他们火速赶来。

林之悦被众人簇拥着走进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完全坐下,一位戴着黑框眼镜,头发略显花白的领导便急切地开口询问:“小林同志,你刚刚提到对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改造思路,能不能再详细说说弹匣改造的具体设想?这对提升枪械的实战性能至关重要啊。”

林之悦轻轻放下茶杯,条理清晰地说道:“目前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0发容量的弹仓,在实战中换弹频率过高。我设想设计一款双排供弹的30发弹匣,不仅能增加弹药基数,还能通过优化弹匣弧度和内部弹簧结构,保证供弹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减少卡弹风险。而且,为了方便士兵快速更换弹匣,还可以在弹匣接口处设计一个快速插拔装置。”

正说着,军区研究院的专家们急匆匆赶到。为首的李教授一进门就直奔主题:“听说有个小姑娘对枪械改造有独到见解,我倒要听听!”

林之悦见状,又耐心地将改造想法重复了一遍。

李教授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不时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林之悦都对答如流。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李教授看向身旁的领导,兴奋地说:“这姑娘的思路很有创新性,一些想法和我们研究院正在探索的方向不谋而合,我看完全可以立项,让她加入我们的团队,一起开展改造工作。”

领导们彼此心照不宣地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一时间,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微微的呼吸声。

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林之悦天赋的惊叹,有对枪械改造前景的期待,还有对如何抉择的考量。

最终,那位年长的领导向前迈了一步,他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满是恳切与期许,语气十分温和地对着林之悦说道:“小林同志啊,你在枪械方面展现出的才华和独特见解,让我们深感震撼。你提出的那些改造思路,为我们军区武器装备升级提供了新方向。我们军区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提升武器性能,眼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看,你愿意加入军区研究院,帮着我们一起去改进这些枪械吗?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源,我们也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一起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听到领导这番诚挚的话语,林之悦的心猛地一颤,她下意识地转过身,目光急切地搜寻到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