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女生耽美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84章 江陵城破有余波 后梁初立起风云

第184章 江陵城破有余波 后梁初立起风云(1 / 2)

话说西魏军百道攻城,黑压压的军队像潮水般涌来。

城墙上,守军顶着门板当盾牌,在胡僧佑的指挥下拼死抵抗。

“弟兄们,守住城墙!

每人赏银十两!”

胡僧佑挥剑高喊,箭矢从他耳边呼啸而过。

他亲自站在最前线,日夜督战。

士兵们见他如此勇猛,也都豁出性命。

可惜好景不长。一日黄昏,一支冷箭突然射来,正中胡僧佑咽喉。

他瞪大眼睛,轰然倒地。

守军顿时乱作一团。

“将军死了!”

有人惊呼。

朱买臣按剑冲进大殿,怒目圆睁:“陛下!

如今只有斩了宗懔、黄罗汉,才能平息众怒!”

梁主萧绎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迁都之事是朕的主意,与他们何干?”

他叹了口气,“要怪就怪朕吧。”

这话一出,军心更加涣散。

当夜,西门守将偷偷打开了城门。

西魏军如洪水般涌入。

“报!敌军已破西门!”

侍卫慌张来报。

萧绎猛地站起:“快!退守子城!”

他拉着太子元良,带着王褒、朱买臣等人仓皇撤退。

子城的战斗更加惨烈。

箭矢如雨,杀声震天。

守军渐渐支撑不住,将领们一个接一个地逃走。

萧绎独自走进东阁竹殿,望着满屋的书籍发呆。

他突然对舍人高善宝说:“把这些书都烧了。”

“陛下?

这可是十四万卷典籍啊!”

高善宝惊得跪倒在地。

“烧!都烧了!”

萧绎歇斯底里地喊道,“既然保不住江山,留着这些还有什么用!”

火光中,萧绎突然拔出宝剑,想要跳入火海。

左右侍卫急忙抱住他:“陛下不可啊!”

萧绎挣脱不开,举起宝剑狠狠劈向殿柱。

“咔嚓”一声,宝剑断成两截。

他仰天大笑:“哈哈哈!

文武大道,今夜都毁尽了!”

这个固执的皇帝,到死都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真是可叹又可恨!

当下,御史中丞王孝祀奉命起草降书,准备向敌军投降。

这时,谢答仁和朱买臣急匆匆赶来劝阻。

谢答仁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城中还有不少将士,不如趁夜突围!

敌军必定措手不及。

只要冲出重围,我们就能渡江求援!”

梁元帝萧绎素来不善骑马,听了这话,只是摇头叹气:“难啊……太难了!”

谢答仁不肯放弃,坚定地说:“陛下若不便骑马,臣愿一路扶持,护送您突围!”

一旁的王褒听了,冷笑一声,厉声打断:“谢答仁曾是侯景的旧部,怎能轻信?

与其依靠叛贼,不如直接投降!”

谢答仁顿时怒火中烧,大声反驳:“臣受陛下厚恩,愿以死相报!

陛下若不愿突围,内城尚有五千精兵,臣愿背水一战,死而无憾!”

萧绎被他的忠心打动,当即拍板:“好!朕封你为大都督,若能退敌,便将公主许配于你!”

谢答仁领命,正要出去调兵遣将,王褒却又跳出来阻拦:“陛下,此人不可信!

区区五千人,如何抵挡敌军?”

萧绎犹豫了,最终收回成命。

谢答仁得知后,再次求见,却被侍卫挡在门外。

他满腔悲愤,仰天长叹,突然一口鲜血喷出,倒地身亡。

谁说贼营里没有忠义之士?

谢答仁便是铁骨铮铮的义士!

萧绎派人递出降书时,西魏大将于谨提出要太子作人质。

王褒奉命护送太子元良进敌营,谁知这一送,倒送出了千古笑柄。

“请柱国常山公赐纸笔。”

王褒接过笔墨时,帐中将领都等着看这位书法大家挥毫泼墨。

谁知他抖着手写下:“柱国常山公家奴王褒。”

字迹倒是工整,可这内容—连于谨都忍不住摇头:“堂堂梁朝重臣,骨头竟软成这样!”

乱世中最见人心,有人宁折不弯,有人却连脊梁都能打折了卖。

“去,叫你们主子亲自来迎!”

于谨把降书摔在王褒怀里。

当萧绎穿着素衣、骑着白马冲出东门时,百姓们都躲在门缝里偷看。

只见他突然拔剑砍向城门,嘶喊着:“萧世诚啊萧世诚!

你怎么落到这步田地?”

这声喊像刀子,把帝王尊严划得粉碎。

西魏士兵可不管这些,冲上来就拽住缰绳。

“陛下请吧。”

领头的校尉咧嘴一笑,“我们大将军等着呢。”

萧绎被推搡着进帐时,连衣冠都歪了。

于谨敲着案几:“跪着说话。”

萧绎梗着脖子:“朕乃一国之君...”

“亡国之君!”

萧詧突然从帐后转出,指着鼻子骂:“现在摆什么架子?

当年杀我全家时...”

萧绎顿时像泄了气的皮囊,膝盖重重砸在地上。

这跪的不是敌将,是因果报应。

七年前他屠戮亲侄全家时,可想过今日?

最讽刺的是于谨接下来的命令:“写信叫王僧辩来投降。”

萧绎突然笑了:“我都是阶下囚了,还指挥得动谁?”

这话倒把于谨噎住了。

夜深人静时,有人看见萧绎在烧书。

火光照着他那只独眼,竟像在流血。

“陛下这是...”

“读了一辈子书,”他撕书的手在发抖,“却读不懂人心,要它何用?”

其实他早该明白—自从瞎了右眼,奏折都只能看半边,何况天下大势?

于谨打算处置萧绎,但还没拿定主意。

这时,萧詧却站了出来,坚决要求杀掉萧绎。

他派尚书傅准监督行刑,最终用土袋将萧绎活活压死。

萧詧弑杀叔父,罪无可赦。

但萧绎自己也不是什么善人,他残害骨肉,最终落得同样的下场,也算是报应。

萧詧命人用布裹住萧绎的尸体,外面再包上蒲席,草草葬在津阳门外。

不仅如此,他还杀了萧绎的太子元良,以及始安王方略、桂阳王大成等人。

大成是简文帝的儿子,本不该遭此横祸。

萧绎在位三年,死时四十七岁。

他一生好学,能写文章,着作不少,流传后世。

可惜他性格残忍,毫无仁心,对待兄弟子侄如同仇敌,稍有不满,必赶尽杀绝。

魏军围城时,江陵监狱里关着几千名死囚。

有官员建议释放他们,充作战士,抵御敌军。

萧绎却一口回绝:“这些人都是罪犯,岂能让他们上阵?”

“陛下,如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啊!”大臣苦苦劝谏。

萧绎冷笑:“朕宁可战死,也不让这些囚徒玷污朝廷!”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处决囚犯,江陵城就被攻破了。

城破之后,百姓们对萧绎的死毫无惋惜之情。

有人甚至说:“他死了,反倒清净。”

萧绎一生机关算尽,最终众叛亲离,落得个凄惨下场。

他的故事,就像一场尘梦,如今终于被唤醒了。

萧詧正为局势发愁,手下大将尹德毅大步走进营帐,抱拳说道:“殿下,魏军残暴贪婪,肆意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