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其他类型 > 假如李莲花可能 > 第102章 洋人投降

第102章 洋人投降(1 / 2)

接近一年的漫漫南迁路,在这期间,每一支队伍都遭受过很多的磨难。

洋人们和国党的装备过于先进,他们有时候会用飞机来轰炸一趟。有时候,就摆出他们的集团军进行围剿。总之,就是在想尽办法的,想要把组织彻底消灭掉。

除了敌人们的步步紧逼以外,有他们所过之处都是些气候恶劣,环境也非常恶劣的地区。泥沼遍布的草地里,埋葬着许多同志们的尸体。

风雪肆虐的雪山上,也有许多同志们无法行动。许多人一旦跌倒,就再也无法站起来。幸好有了莲花援助的物资,还有张不逊训练手下时的严格。

这才让整个组织的伤亡,尽可能的减少到了最低。由于张起灵的存在,已经提前告诉过他们许多,在特殊环境里的自救方法。

再加上,战士们的体质普遍还可以。身边有战友倒下的时候,他们会迅速的反应过来,尽力的帮忙。

当九个月以后,部队的所有人终于全部汇合了。此时的剩余人员,比出发前锐减了五分之一。对于这个损失数字,大家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们甚至还松了一口气,这至少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多保留下来许多的火种。对于如今的组织而言,多保留下来一个人,都有多一分的胜利希望。

组织的这次南迁,并不是有龟缩在此地不再战斗了。而是要在这片区域里,重新的振作士气,重新的组织起反抗的力量。

于是,时隔多年以后,张不逊重新操起了老本行。所有招收进来的新兵,全部归属张不逊负责训练。如果其他兄弟部队,也想加入训练的话,那自然也是欢迎的。

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虽然同属一个组织。但是,他们毕竟来到了别人的地盘。也幸好,他们此次的目的,只是一个中转站而已。

等到人马聚齐以后,张不逊一边训练部队,组织一边继续向着新的目的地出发。每到达一个城市以后,领导就会分出去一支队伍。

现在的组织里,不光是窦诚和云弘深的队伍建制不满。其实,所有人的建制都是残缺的。包括组织的办公机构,他们的建制都残缺的厉害。

整个组织上下到现在为止,建制健全的只有两个部门。一个是银行,一个是医院。如今的组织虽然不富裕,但是也没有穷到叮当响。

李连欢他们出去做生意的时候,带出去了许多人。不是组织内部的人,他们自己留下用了。如果是组织内部的人,就给他们帮忙,让他们负责给组织挣钱。

医院的建制完善,是因为哪儿都能出事,医院不能出事。一旦出现袭击,所有人最先保护的就是领导们和医院。又加上李莲花给他们提供的药品,还有手术器械。现在组织里的医护能力,还是很厉害的。

他们寄人篱下的那几个月,不是没有人眼馋过。有些人就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人格魅力,让人无条件的信服他。

跟着这些领导们一起打天下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上至官员领导,下至一个普通的士兵。无论任何人招揽,都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有些人即便动过小心思,可也没有想过要离开这支队伍。

组织终于熬过了这段低谷期以后,轰轰烈烈的战斗又开始了。“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最有力道!”这句话,也充分得到了印证。

整个组织,尽管经历了这么久的低谷期。可是从上到下的所有人员,也得到了充分的补充和舒缓。

无论是哪一个部门的人,个人能力的增强和人员的增加。都代表了,业务能力和战斗力的提升。

所以,当三方人马再一次重新交战在一起的时候。两支敌方的队伍,就很快感受到了组织的不同。原来他们取得的那些胜利,而让他们沾沾自喜的情绪,很快就被打的烟消云散了。

李莲花和张起灵两个人,远渡重洋的这么多年里,也从来没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如今他们的产业,已经在这个年代扩张的难以想象了。至少,能够在这个世界里立足的所有产业,他们都有涉猎。

而张起灵最看重的,远洋运输业和能源产业。他们两个并没有盲目的,开始进行扩张。毕竟,现在的科技条件还很有限。那两个产业即使开始扩张,成效也不会很大。

只要能源的供应不够充足,运输行业就不会发达起来。所以,等他们的产业在目前为止,已经达到极限以后,张起灵和李莲花需要做的,就是大量的招揽人才。

李莲花记得张起灵曾经说过一句话:科学研究,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烧钱的行业。

这句话,在他们开始招收大量人才的时候,李莲花得到了充分的体会。如果不是李莲花的本事足够强大的话,他现在应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